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第十一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在中央戏剧学院举行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82
发表于 2024-11-8 0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一届亚洲戏剧教育与研究国际论坛由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戏剧学院承办,作为亚洲文明对话会议期间“亚洲文明联展(主题沙龙)”系列活动之一, 于5月17日至20日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行。来自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香港演艺学院、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和中央大学艺术学院等 13 所院校的近 100 名戏剧教育专家、戏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论坛开幕式的表演现场(图片由中央戏剧学院提供)。

论坛开幕式上,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歌曲《雅云华章》、《茉莉花》和舞蹈《流韵》等精彩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戏剧作为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门类,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身体的艺术。如何通过训练,更好地在戏剧这一媒介中与空间、与人交流,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更好地刻画故事、与现实对话、展望未来、启迪心灵,一直是戏剧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荣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有效推动亚太国家戏剧学校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和国际戏剧教育的发展,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森林贡献戏剧独特的声音和色彩。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环境中,围绕“戏剧教学中的体能训练”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当前戏剧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今天的戏剧专业人士已经意识到,在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接受过体能训练的演员具有优势。”蒙古国立艺术文化大学表演与导演艺术系主任 Aryun Zolo 认为,世界著名戏剧大师  的“生物力学”方法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赋予学生管理和塑造角色的技能,值得戏剧学生进一步学习。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王胜月作了题为《回归身体:当代表演训练的起点与终点》的演讲。他认为,体能训练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主流戏剧的表演创作,而自我意识是演员体能训练的核心部分,可以使演员的表演状态更加层次分明。

韩国中央大学艺术学院戏剧表演策划教授李惠贞认为,在开展肢体剧课程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肢体语言,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变化。

“武旦的职业,顾名思义,就是懂武林的女性角色,平时都是女主角,也是舞台上的女将军。”中国戏剧学院京剧系副教授李亚丽说。她介绍了“京剧武丹教学中的训练”,武丹的表演技巧训练主要分为“武术”、“把手”、“拳”和“打到底”四种,其中“武术”是培养戏曲演员的必修科目之一。李雅丽强调,武单演员需要掌握“翻转”、“打”等技巧,舞台动作要干净利落,能很好地配合打击乐的节奏。



中央戏剧学院舞蹈与戏剧系教师黄伟以《身体认知与应用:探寻体能训练的文化特色》为题,与来宾们分享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能训练的关系,并介绍了舞蹈中体能训练的节奏与戏剧教学中体能训练的主动性之间的区别。关于话剧教学中的体能训练,他认为可以积极借鉴中华民族文化,探索建立体能训练体系,将话剧教学中的上肢、下肢、道具练习与八卦、武术、混元桩、戏曲等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解放学生的身体, 思想和创造力,并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展现独特的审美。

论坛期间,嘉宾们还欣赏了由中国中央戏剧学院、蒙古国国立艺术文化大学、韩国中央大学带来的三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白蛇》、《棕马》、《寡妇星——月光美人》。(李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2:52 , Processed in 0.0747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