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西汉陈汤霸气宣言的背后故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447
发表于 2024-11-8 07: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罪我华人的人,虽然远在身边,必受罚”是当下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谁说了这么霸气的话呢?其实西汉时期的陈唐就说过。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句话的来源:

元光二年(公元前 133 年)至元瞻四年(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这三战后,匈奴的军事实力受到严重打击,他们对汉朝北部边境的威胁得到了解除, 正如《匈奴史记》所说:“是远逃的后雄,帷幕南无朝廷。”

随着匈奴军事实力的衰落,匈奴贵族之间出现了分裂,汉昭帝在位时,有五单争,至此,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汉宣帝甘露三年(51年前),南匈奴胡韩谢山正式向汉朝投降,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迎接,胡汉谢成为第一个来到长安见汉朝皇帝的匈奴山玉。汉元敬宁元年(33年前),宫后昭君娶了韩谢山玉,从此,南匈奴逐渐依附于汉朝,一些匈奴甚至开始定居,从事农耕活动。

为了防止汉朝的报复,智之山玉带领北匈奴的一些部落人一路逃到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和咸海附近,这片地区当时被称为康居,智之山玉逃到康居国后, 他受到康居人的保护,因为康居想利用匈奴军来称霸西域。

当时,芝之山想要在西域重建强大的匈奴帝国,多次派兵攻打已经属于汉朝的乌孙和大湾。



剑照三年(36年前),汉元帝任命陈棠为西域护国副总司令,当时西域护国司令是甘燕寿,陈棠向甘衍寿建议,应联合西域各国对抗北匈奴, 但被甘延寿拒绝,甘延寿坚持要先扮演汉元帝,获得朝廷许可后,再出兵。

陈唐伪造了汉元帝的圣旨,派遣了柴石国的汉朝屯天兵和西域的兵士,共计四万余人,兵者们分道六路,沿着塔里木盆地,翻越青山,到达康居国, 进军至知之城,围攻知之城,知无路可退 知之山玉只好守城,等待康居骑兵的救援,但汉朝大军很快击败了一万多名康居骑兵,康居援军被击退后,汉军攻打之之城, 城市四面通火,知之山玉在混乱中丧生。

这场发生在公元前 36 年的战役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之治之围,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军队远征最西端的一场战役,汉朝军队取得了全面胜利,俘虏了 10,000 多名匈奴士兵。

公元前 35 年,甘燕寿和陈棠率领智之山玉之首来到长安,取得了西汉朝廷的胜利,汉元帝闻讯后,非常高兴,没有追究陈唐焦昭出兵的罪名, 并且还把智之山玉的头颅挂在了“杨街”上十天,蔡街是西汉使者接待诸侯国的住所,汉朝的这一举动对遥远的西域国家起到了震慑作用, 正如甘燕寿和陈棠在《赵书》中所说,“宜将头颅挂在街上的蛮族豪宅之间,以示对强者犯罪者,即使远离,也会受到惩罚。

南匈奴胡汉邪单在系内因吞并汉朝而得到妥善安顿,北匈奴治志山因反叛而被杀,一正一负,形成鲜明对比,正如东汉人民所说, “庸蛮人,义人无亲,听者赏,叛者罚,善恶之效,胡寒,智之亦。””



“汉罪者强者,远者必罚”、“服者赏、造反者罚”可以说是汉廷外交政策的基本策略,汉武帝时期,魏朝杀了汉朝的使者, 为了防止周边小国朝进贡,武帝遂派兵五万灭魏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乐浪县、宣苏县、真范县和临屯县,在历史上被称为“汉四县”。

大湾国盛产汗血马,汉朝与匈奴交战,汉武帝想得到汗血马,用来改良汉朝的马匹品种,为了获得对抗匈奴的霸权,于是派遣使者带着大量的金银宝物, 到了大湾国,为了换取马的汗水和鲜血,大湾国国王以汗血马是国宝为由拒绝交换,汉朝使者为了维护汉廷的声誉,却武帝给了大湾国国王一匹用黄金铸造的金马来砸碎, 并准备返回汉朝,但什么,然而,大湾王杀死了汉朝的使者,并抢劫了汉朝的大量金银财物。汉武帝闻讯后,非常愤怒,派大将李光历远征大湾,汉军围攻大湾龟山城40多天,大湾贵胄明知所向披靡所向,只好杀了大王,向汉朝求和, 而大湾王“垂头北”,这是一场因汗水浴血而发生的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也被称为“汗水之战”。

汉朝大军果断攻打北匈奴,在知知城摧毁了北匈奴重建的国家,解除了知知山玉对汉朝的威胁,留下了“犯强汉者远必罚”的名言,这句名言现在在网上流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11:43 , Processed in 0.0636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