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2023 年,白酒行业在央视春晚独占鳌头,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022
发表于 2024-11-8 1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困惑的一年。尽管疫情风险已解除,但收入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应对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可能是去杠杆化和囤积现金,无论是对公司还是个人来说。 ,这些年我真的很害怕。

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担心未来,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未来。

我个人认为,今年与居民相关的大宗消费行业将持续承压的有三个:房地产、新能源汽车、白酒。

现在

今年央视春晚,白酒行业几乎赔钱。放眼望去,各大白酒品牌几乎都在做广告。

往年虽然不少,但今年的春节摊位特别密集。事实上,快速消费品、保健品、酒类一直是央视黄金时段广告的常客。

今年白酒行业位居榜首,不是因为其他行业不行,而是因为白酒企业被逼疯了。如果春节期间不花钱开个好头,2023年就真的很难过了……

产销量双双下滑,行业降温明显。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酒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据统计,近年来白酒销售收入增速呈下降趋势。 2012年以来的10年里,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在2013年至2016年的四年中经历了较快的增长,而在经历了2017年、2018年两年的大幅下滑后,2019年的增速才勉强恢复,但近四年来增速仍在下滑。

尽管去年前十个月,我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13.66%,但同比增速一季度和半年分别为22%和16.51%。因此,去年全年白酒销量的增速也是逐月下降。

在销售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销量也在下降。 2016年实现销量1305.71万吨; 2018年销量下降至854.65万千升,同比下降26.43%; 2019年销量下降至755.53万千升,同比下降11.6%; 2021年将进一步下降至740万吨。

除了销量之外,白酒产量也在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白酒产量671.2万吨,同比下降5.6%。事实上,自去年6月以来,白酒产量逐月呈负增长;

从时间线来看,近年来白酒产量有所下降。例如,2021年白酒产量715万吨,同比下降0.6%; 2020年白酒产量740万吨,同比下降2.5%。

因此,白酒行业近年来无论是产量还是销售收入增速都在下滑。

那么2023年白酒行业会好吗?未必。

除了宏观层面的压力外,行业顶端的业绩放缓也更加明显。此外,渠道抛货压力、价格倒挂等市场层面的风险信号也频频发出风险警示。

市场脆弱敏感,库存过剩、价格倒挂



这两天,人保财险“禁酒”的一则内部通知再次搅动白酒资本。

市场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2月6日,白酒板块收跌1%,开盘该板块迅速跌超2.8%。

其中,贵州茅台开盘后一度跌超3%;五粮液一度跌超6%,收跌近4点;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水井坊等均下跌。

虽然这次“禁酒令”只是央企的例行操作,而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都纷纷颁布实施禁酒令,但禁令造成市值损失超过4.5万亿元。白酒板块颤抖,足见市场“脆弱且敏感”。

这背后隐藏着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的高库存、高压货。

据酒传媒去年8月发布的《2022年酒类商家现状与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1月至6月,80%的酒类经销商库存严重短缺;其中,约39.7%的酒商库存超过5个月,33.6%的酒商库存为3-5个月。

中信证券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库存方面,目前近一半经销商库存超过半年; 22.2%经销商库存维持1-3个月左右; 16.7%的经销商1个月内有库存。

财联社近期市场调查发现,白酒市场渠道端库存积压依然十分严重,品类消费分化日益严重。例如,酒鬼酒、金种子酒等二三线白酒品牌库存大量积压,一些中小品牌代理商、贴牌生产商的库存甚至无法低价销售,造成一种颠倒的现象。一些白酒经销商甚至表示,目前行业未开封库存至少达3000亿元,相当于2021年零售总额的一半。

如此大量的白酒库存,形成了高风险的市场“堰塞湖”,经销商不得不抛售量换取现金流。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除了茅台、五粮液等白酒龙头品牌外,一大批二三线品牌都出现了价格倒挂。终端成交价格远低于市场指导价,甚至低于采购价。

部分白酒品牌甚至明确发函,宣布暂停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例如,去年11月,泸州老窖因国窖1573在京东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指导价而停止合作。相信这将对市场价格体系产生巨大影响。该事件被视为经销商倒挂白酒价格和倾销的标志性事件。

这种情况在拼多多等很多网络平台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笔者作为买家,曾在该平台上购买过多款低价酒类产品(保真),其价格远低于白酒。内部价格。

“从过往的市场数据来看,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白酒行业来说,当经济形势下行时,白酒价格下跌,隐性库存可能会集中,冲击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往往是导致白酒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一场雪崩。”

酒类上市公司单季度业绩放缓,或“报热潮”

然而有趣的是,尽管市场形势严峻,但酒类上市公司财报中反映的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财报数据显示,20家酒业上市公司2022年1-9月总营收为2677亿元,较2021年的231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顺鑫农业、天友德酒业等3家酒业公司、伊利特营收同比下滑,金种子酒营收基本持平。

利润方面,20家酒类上市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合计约1000亿元,同比增长21.2%。但有5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顺鑫农业、伊力特、洛克股份跌幅较大,其中水井坊、伊力特小幅增长。



今年1月,多家酒类企业发布业绩预告。

例如,贵州茅台实现营收1272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19.33%。可以说做到了“大象跳舞”;山西汾酒2022年营收预计在26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6.2%。增长30%,实现净利润约79亿元,同比增长49%;老白干酒业宣布2022年净利润增长77%至6.9亿元;皇台酒业实现营收135-1.55亿元,同比增长48%-70%,净利润扭亏为盈。

只有金籽酒和顺鑫农业录得预亏。尽管伊力特净利润为1.661亿元,但跌幅达到47%。水井坊的收入和利润实现小幅增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支撑酒类上市公司“报销热潮”的是经销商的库存和现金流。

事实上,如果单独来看,酒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确实已经走到了尽头。

2022年一季度,20家酒类上市公司营收合计1139.23亿元,同比增长19.5%。第二季度总营收大幅下滑至712亿元,同比增速为11%。酒类企业营收同比下降。葡萄酒企业数量从1家增加到3家;第三季度总营收820亿元,同比增长15%,但营收同比下降,酒类企业数量增加至4家。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方面,20家酒企2022年一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26.3%。第二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下降至251.95亿元,同比增长12.5%。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回升至21%,约为299亿元。

卖不出去:库存高的同时,业绩却在“蓄水池”中汲取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葡萄酒企业业绩已经出现明显下滑。

业内人士表示,三季度的反弹有着独特的逻辑。

这就是隐藏在酒企财报中的“合同责任”。

有经销商表示,为了三季度取得更好的业绩,不少酒企向经销商压货量大,甚至采取“先发货、后付款”的方式。至于“合同责任”,往往是经销商先付款,酒公司再发货。只有“货款结算”后,收入才会纳入财务报表。

20家酒企三季报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合同负债总额为414.6亿元,较年初净减少267亿元,占整体营收的10%。

其中,5家酒企合同负债较年初减少幅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酒鬼酒、洋河股份甚至达到30%,分别较年初减少10.37亿元、76.32亿元。五粮液合同负债减值最高,达101亿元,山西汾酒合同负债减少26.51亿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21:42 , Processed in 0.0683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