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银行业排名:中资银行首次占半壁江山,英国优于欧盟
此次榜单前十名中,中资银行首次占据半壁江山,体现了全球财富流动的大趋势和全球经济天平逐渐向东方倾斜的趋势。
文字| 《财经》特约撰稿人 程伟 来自伦敦
编辑|周浩
英国脱欧后,欧盟官员一直试图做一件事:从伦敦金融城拿走更多工作岗位,并将其转移到欧盟国家,但最新数据显示,英国银行业的整体利润超过任何其他欧盟国家,尤其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超过法国。
英国银行利润全球第四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前后,围绕脱欧进程的恶性政治斗争和角力,以及脱欧后贸易壁垒的重新设置,一度严重打击了英国金融业。
不过,7月4日发布的2022年《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显示,英国银行业将受益于新冠防控措施解除、私募股权交易繁荣以及飙升后的经济反弹。 2021年房地产市场。全年税前利润总额为551亿美元(约460亿英镑)。相比之下,2021年法国银行业税前利润总额为548亿美元(约合453亿英镑)。
英国银行的税前利润也超过了德国银行。尽管德国拥有德意志银行等投行巨头,但2021年英国银行业税前利润总额仍比德国同行高出400亿美元(约合330亿英镑)。
英国表现最好的银行是汇丰银行,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第九。汇丰银行连续 11 年成为该榜单前十名中唯一一家欧洲银行。
《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全球银行排名之一。已有52年的历史。该排名主要考虑银行的一级资本实力,反映银行抵御风险和增长利润的能力。被视为衡量全球银行综合实力的评价基准。
银行的一级资本,又称“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银行实力最重要的指标。
英国大街上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在这份榜单的前100名中:巴克莱银行排名第24位,劳埃德银行排名第42位,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排名第53位。
劳埃德银行的利润增幅是英国银行中最大的,增长了近六倍。
英国银行业原本预计新冠疫情可能会引发一波贷款违约潮,因此拨出了数十亿英镑的准备金以应对。
2021年全年英国银行业整体利润增长超过200%,但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银行随后释放了原本为违约预期准备的准备金。
《银行家》杂志主编乔伊·马克奈特表示:“在很大程度上,英国银行业利润的增长可以归因于2021年信用减值费用的减少或逆转。因为许多贷款损失是最初预期的,后来就没有出现了。”
2021年英国银行业利润总额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加拿大,但优于欧盟国家,也优于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印度。
西欧是唯一一个银行一级资本收缩的地区(3.6%)。该榜单上排名前 20 的西欧银行中有 3 家的一级资本下降,导致排名下降: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跌至第 14 位,法国巴黎银行跌至第 15 位,桑坦德银行跌至第 15 位。到第 20 名。
此外,西欧银行总资产收缩2.5%,贷款下降近3%。西欧是银行资产回报率(0.44%)和资本回报率(8.4%)最低的地区。
英国的短板仍与脱欧有关
考虑到英国脱欧公投以来,欧盟一直在努力说服大银行将业务甚至总部迁往欧盟国家,英国银行业2021年的整体表现要强于欧盟确实不容易同行。
就在最近,欧洲央行命令八家银行将更多交易员从伦敦转移到巴黎或法兰克福等欧盟境内的金融中心,因为担心这些公司不受欧洲监管机构的控制。
由于担心无法监管与欧盟客户相关的风险,欧洲央行一直在评估大型银行欧盟分行的工作人员和登记交易的地点。欧洲央行一直在努力打击一种被称为“背靠背”交易的做法,即银行为欧盟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将高级员工和资本留在英国。
自英国脱欧运动以微弱优势赢得2016年公投以来,英国利润丰厚的金融业一直是一个关键战场,欧盟各城市都在与伦敦竞争或单独竞争,试图让伦敦屈服。城市银行家被自己的城市所吸引。
法国抢人和抢企业的行动尤其积极、勤奋、引人注目。例如,2018年,为了让居住在伦敦的银行家及其家人移居巴黎后顺利融入法国社会,法国设计了法语课程;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带头行动。为了从伦敦金融城抢夺银行家,他还在巴黎郊外宏伟的凡尔赛宫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选择法国”活动。
近年来,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都加强了在巴黎的业务,欧洲银行管理局也在 2019 年从伦敦迁往巴黎。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搬家。他们不想搬家的原因不仅是害怕新的环境、新的国家、新的文化和陌生的语言,还因为尽管受到英国脱欧的影响,伦敦仍然是世界领先的城市之一。金融中心。
消息人士称,当摩根大通试图将 15 名伦敦交易员转移到巴黎时,大约一半人放弃了。
2022年3月29日,安永发布了最新的英国金融服务业脱欧跟踪报告。报告显示,自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以来,从伦敦流向欧盟国家的金融业就业岗位总数仅有7000余个,远低于部分企业和机构在公投前后预测的数万个。失业人数。
原因在于,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有数百年历史,不可能被欧盟实力较弱的城市抢走。
例如,在全球范围内,伦敦在几个主要市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外汇、衍生品清算、商业保险、债券交易、基金管理等市场。
银行业也不例外。英国是现代银行体系的发源地。尽管如今的英国银行业与中美银行业相比确实落后,但与欧盟国家相比仍然具有很多优势。
智库“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安德鲁·希尔顿认为,欧盟很难从根本上动摇伦敦作为欧洲首席金融中心的地位。
希尔顿表示:“阿姆斯特丹获得了一些股票业务,法国获得了一些对冲基金业务,德国获得了一些银行业务,但还没有一个欧盟金融中心能够威胁到伦敦。”
不过,英国政界和商界精英仍不敢掉以轻心。他们仍然担心来自欧盟的威胁。不久前,英国跨党派议会小组委员会制定了一项计划,试图维持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尽管伦敦在许多全球大都市排名中名列前茅,很少跌出前三名,但在2022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Index)中,伦敦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在该指数中,仅次于纽约和排名第二的伦敦,与排名第三的香港、排名第四的上海的差距明显缩小。
十年间,英国在全球跨境银行贷款中的占比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2020年降至15.2%;保费和养老金也下降;对冲基金资产缩水三分之一;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海外公司数量也下降了三分之一。
英国有识之士认为,英国金融业最大的短板仍然与脱欧有关。对于伦敦金融城来说最重要的市场准入,尤其是欧盟市场的准入,受到英国脱欧的巨大负面影响。
财富向东流吗?
全球银行体系从未如此强大。自 1970 年《银行家》开始评选全球 1,000 强银行以来,全球 1,000 家最强大的银行首次拥有超过 10 万亿美元的一级资本:它们的一级资本合计已达到 10.38 万亿美元。 ,年增长率为4.7%。此外,它们的总资产首次突破150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54.21万亿美元。
全球银行业利润也出现健康回升,税前利润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4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3.7%。 2021年1000强榜单公布时,全球银行业税前利润总额较2020年下降19.2%。
在《银行家》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中国银行业表现最为亮眼,前十名中资银行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分别。除去冠、亚、季军、季军的头衔,交通银行排名第十。
榜单前十名中,有四家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排名第五,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六、第七和第八。
由于中国银行业在COVID-19疫情期间表现更强劲、更有韧性,其一级资本和总资产增长速度快于美国同行:2021年中国银行业一级资本总额增长14.4%,总资产增长14.4%增长10.9%。 %;相比之下,美国银行业一级资本总额增长4.7%,总资产增长8.8%。
在2022年的1000强榜单中,有140家中资银行上榜,比2021年减少了4家。与美国的186家银行相比,目前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为3.38万亿美元,是其两倍多美国的银行。中国银行总资产为41.53万亿美元,与美国几乎持平。是名单上银行的两倍。总体而言,中国占全球1000强银行一级资本的32.5%、总资产的26.9%和税前利润的28.7%。
马克·奈特指出:“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2022年将是又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顶级银行的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国家同行,前20名中资银行中,有9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一级资本的增长。”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连续五年位列该榜单前四名。随着今年交通银行进入前十,中资银行首次占据前十名的半壁江山。
中国工商银行连续十年位居榜单第一。其一级资本高达5088.5亿美元,是全球首家一级资本超过5000亿美元的银行。 2021年工行一级资本增长15.7%,总资产增长8.1%,税前利润增长11.1%。目前,工商银行的一级资本是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的两倍多。摩根大通目前的一级资本为2461.6亿美元。
有趣的是,这份榜单并不是中国人编制的,而是英国人编制的。今年,中国银行首次在该榜单前十名中占据半壁江山,而前十名中唯一一家欧洲银行——英国汇丰银行的主要业务和收入也来自亚洲。
这份榜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球财富流动的大趋势以及全球经济天平逐渐向东方倾斜的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