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洋奶粉涉嫌价格垄断遭调查,依法反垄断维护消费者权益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442
发表于 2024-9-26 0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菲仕兰等奶粉企业开展价格反垄断调查。反垄断局称,有证据表明,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价格过高,自2008年以来涨价幅度约30%,涉嫌纵向价格垄断。(《人民日报》7月2日)

国产奶粉企业不争气地将洋奶粉市场的垄断地位拱手让给洋奶粉企业是一回事,洋奶粉企业利用市场垄断地位,通过价格垄断损害国内消费者利益又是另一回事。《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对价格垄断行为都有明确规定,依法对涉嫌价格垄断的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理所当然。但从目前的经济现实来看,应该接受反垄断调查的涉嫌价格垄断的企业远不止洋奶粉企业。

以智能手机为例,国内高端手机市场已被苹果、三星等国外手机品牌垄断,这是不争的事实。从价格上看,中国市场的价格明显更高,一款16GB版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比美国高出23%;一款三星Note 8.0手机在美国的售价也比三星高出30%以上。虽然不同市场实行差别定价有着复杂的背景因素,但确实有必要追究这些公司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运营商合作对中国市场实施不公平高价。



据不完全统计,《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五年来,已查处重大价格垄断案件50余起,涉及外资企业如三星、LG,台湾企业如奇美、友达,内资企业如茅台、五粮液,区域企业如广西米粉行业、浙江富阳造纸行业、广东海砂开采行业等。总体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反垄断价格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成效更多的是警示作用大于现实意义。

近年来,舆论纷纷呼吁反价格垄断查处农产品恶意炒卖、焦炭行业减产保价、旅游景区涨价、日化巨头集体涨价、食用油集体涨价、成品油市场涨价、驾校联合涨价……等诸多现象,但几乎没有任何跟进。这说明我国反价格垄断仍明显带有“选择性”。



事实上,目前价格垄断现象严重的领域往往都涉及政府行为。例如,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对河砂开采、短途公交客运等行业的价格垄断,政府滥用权力对定点摄影、机动车检测、车辆登记等指定服务行业的价格垄断,以及水、电、气等公共产品企业价格的持续上涨等。由于政府的干预,这些领域的反价格垄断调查无从谈起。

反价格垄断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洋奶粉进行反垄断调查是恰当的,对越来越多的各类价格垄断行为,特别是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价格垄断现象,也应及时查处,引导经营者自觉守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7:10 , Processed in 0.3108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