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从古代度量衡到现代筷子,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07
发表于 2024-11-11 21: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斤八两与筷子的故事,诠释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是十六两一斤。相传这个创意来自财神范蠡。他总共用了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应用到度量衡上,相当于对商人的一种监督。这样的民俗文化应用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用的筷子。

现在,筷子已被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接受并广泛使用。疫情期间,一些神父甚至用筷子分发圣体,以保持距离,减少接触。筷子也因为使用方便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正如迪士尼动画片《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用筷子与主人争抢包子,动作流畅、优雅、娴熟。



现在的筷子种类繁多,而且看起来很花哨。但在古代,筷子的形状比较讲究。古人常称筷子为“箸”,一端圆,一端方,象征天圆地方。两根筷子放在一起形成“一对”,代表阴阳的结合。长度也有规定,一般为七寸六分,代表人类的七情六欲。换算成20厘米左右,非常实用。



关于筷子的发明者,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大禹治水时,在野外吃饭时用树枝夹肉,形成了筷子的雏形。据说,姜子牙受到神鸟的启发,用丝绸和竹子制作了筷子。但这些只是民间口头传说,并无历史记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筷子出现在纣王手中。 《韩非子》记载,大臣箕子对纣王纵欲享乐,尤其是使用象牙筷子的奢侈行为十分担忧。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非多余。纣王的奢华最终变成了酒池肉林。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两个关于中国民间文化的趣闻。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您发现类似的知识点,请随时与我分享,让我们一起增长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0:19 , Processed in 0.0722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