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周末陪娃玩,这位妈妈的收获太大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01
发表于 2024-11-11 2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末,我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和弟弟、弟弟一起玩。哥哥还邀请了社区里的一个好女孩和她妈妈一起回家玩。孩子们真是一起疯了,我和妈妈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虽然一天下来我们真的很累,但是大家都很高兴。

晚上,这位妈妈特意给我发了一条长信息,说她今天收获真多!

她说她很喜欢我的房子。她第一次发现,房子越“乱”,孩子们就越会玩得更投入。她总是厌倦了在家收拾东西。从早到晚,女儿似乎并不关心那些收起来的玩具。完全没有兴趣;

她还表示很欣赏我为孩子设计的游戏,也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互动,如何在游戏中观察孩子,如何引导孩子;

她还提到,女儿以前不喜欢把玩具放在家里。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收拾了太多东西,但她看到我居然把收拾玩具设计成了游戏的一部分,而且孩子们都主动高兴地这么做了。完结了,感觉好不可思议……

收到这么长的信息,我真是“受宠若惊”。我感叹这位妈妈真是细心。她的认可也让我想起了很多。事实上,她提到的这些观点都是我故意的。玩起来确实需要很多“缜密的思考”。

我经常在后台看到很多消息,尤其是在暑假期间。很多妈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会说:

“先生,我对陪伴一窍不通,请帮忙~”

“你能写一篇玩我的文章吗?我常常感觉自己无计可施!”

“怎样才能更好地陪伴我充电5分钟、玩一整天的孩子……”

哈哈,回想起刚当妈妈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候我“只能按照说明玩”!但后来我发现,当我精心设计游戏、规划游玩主题、安排游戏时间时,哥哥姐姐会很配合、很投入、很开心!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我一直有兴趣研究各种游戏陪伴的理论和技巧。这些年来,我也了解了各种幼儿教育体系。尤其是现在哥哥的幼儿园采用了美国IB体系,我可以接触到更前沿的幼儿教育体系。通过实际操作,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快速成长,这也促使我在和他们一起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今天按照妈妈的总结,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时是怎么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玩的。

第一个关键词:“系统化”

和你一起玩之前,花点时间了解孩子的发育特征

打法策划离不开的第一个关键词一定是“系统化”。我们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在安排孩子的活动时很随意。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凡事听从孩子的引导”。

今天我看到一个孩子乐高玩了二十分钟,但磁铁只能玩五分钟。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儿童的游玩清单,并给乐高很大比例的规划——但实际上这种随机性往往脱离了游玩规划的系统性。

在为哥哥和弟弟规划游戏活动时,我会提前了解他们在同龄人有哪些发展特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让我有一个井然有序的全局观,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我的规划盲点,并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进行分步指导。

这五年来,对我养育孩子很有帮助的就是学前发展心理学对孩子阶段性发展的总结。因为涉及的范围很长,所以我做了一个表格,回复关键词“游戏开发”就可以得到。我在这里分享一点我的理解。

想要和孩子玩好,首先要了解孩子身体发育的特点。因为一个弟弟已经4岁多了,另一个弟弟已经2岁多了,所以这里就讲一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两岁是孩子身体运动发展的分水岭。我弟弟两岁之前,他的粗大运动发育实际上无法跟上他哥哥。弟弟走路不太稳,但哥哥的平衡已经控制得很好了。我就想着如何让两个孩子一起努力。你玩得开心吗?当时我想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弟弟推婴儿车,和哥哥骑平衡车比赛。这也是受孩子身体状况影响,对游玩内容的调整。

第二是认知发展。两岁也是认知发展的分水岭。对于两岁之前的孩子,因为他们开始对因果有初步的认识,所以我会以假装游戏作为游戏的首选。但两岁以后的孩子需要更多解决问题的活动,所以我会安排更多玩积木、拼拼图的活动。

而且,通过我对认知发展的了解,我知道孩子的能力水平是有参考标准的。一岁或两岁的孩子可能能够处理 2 到 3 块拼图,而两岁或三岁的孩子则能够处理 4 到 12 块拼图。漫步。然后在拼拼图时,我会给他们提供适当数量的拼图。弟弟目前的水平徘徊在4块左右,而哥哥已经可以独立拼出近50块拼图了。事实上,弟弟处于正常水平,但哥哥正在提前发育。

我哥哥正在观察如何用小乐高积木搭建指尖陀螺(左边是实际的指尖陀螺)

第三件事要了解的是语言和读写能力的发展。 1岁的孩子就可以理解单词和短语,幼儿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掌握早期识字技能。 2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如何通过游戏道具、绘画和文字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象征思维”,所以手工艺品和游戏道具都是有帮助的。

这是我三岁多的弟弟创作作品后我们开展的一个主题活动。故事中,他创作的作品《挖掘机》和《警车》,都是来源于他在绘本中认识的人物。我明白了,于是我在此基础上延伸给他,挖掘机+警车=____?并一起表演。这些都是根据三岁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的。

第四是社交和情感发展。这方面很容易理解。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切换到不同的玩耍场所,开始有自己的创造性尝试和冒险,并积极接受同伴。

与同伴一起玩耍的环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在社区、早教课上,还是在亲戚、家庭中,我都会尽力让孩子多与孩子接触,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尽早学习社交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一有时间我就会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这些发展特点。它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和全面的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成为评价孩子的育儿鞭子。 (您可以回复关键词“游戏开发”获取游戏开发建议)

第二个关键词:“独特性”

陪伴的微妙在于个体差异

游戏策划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独特性”,这意味着你必须“看到孩子”。我养育了两个孩子,所以我能深深感受到这个挑战:两个孩子的成长和阶段发展不同,他们经常处于1对2的情况,所以我总是要适应变化,我总是感觉受到考验。当妈妈真的要看知识储备是否充足。

我无法预测孩子们的表现和互动模式,所以我需要提前考虑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不同位置。这就是我必须具备的“见孩子”的能力。

例如,我昨晚刚刚和孩子们玩了大富翁游戏(我的兄弟把我“打”成了碎片,现在我不能再和他一起玩了!)。事实上,两个孩子之间的游戏过程也各有侧重:

当我哥哥四岁多的时候,他的重点是培养规则、金钱、交易和认知,这是他早期接触桌游的地方。至于两岁的弟弟,更多的是教他颜色、数字大小和公共设施的认知搭配,协助卡片分类,植入游戏的基本规则。

这是我和弟弟一起玩的记录。左边较高的一叠是我哥哥的成绩,他总共赚了79元。

通过了解孩子之间的差异,我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与他们沟通,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互相学习的机会。

比如,我和哥哥的交流更侧重于财商教育:

“兄弟,如果我们来的是空房子,我们可以按照牌子上的价格购买。” “你可以数一下你现在手头有多少钱。”孩子数买卖利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孩子数学启蒙的指南。 10块10美元相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测试题。

比如我和弟弟交流的时候,我倾向于更注重分类和规则:

“兄弟,你能和我一起把这些机会卡整理和堆叠起来吗?”,“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我们可以扔骰子,然后根据骰子上的数字向前行驶。你试着像我兄弟一样,完全操作一次。”

这个不断调整彼此玩耍频率的过程,实际上增强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哥哥学会了如何引导弟弟学习规则。比如,弟弟总是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倒着跑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问大哥。在这个过程中,弟弟也了解了桌游的乐趣,并接触到了另一种他可能没有想象到的玩假装游戏的方式。

我们需要掌握一起玩耍的高级技巧,学会如何在当下做出适当的判断,不断转换渠道,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处和玩耍方式。

这就是我们最近在玩的“大富翁”棋盘游戏。我们从香港的玩具“反”斗城购买的。有两个版本。上面一款是初级版(3岁+),一款是高端版(8岁+)。 )

第三个关键词:“主题时间”

专题学习和自由学习时间必不可少

当以上两个想法都形成之后,你就可以大展身手了,根据主题规划每天的游玩内容。按照主题规划孩子的游玩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为孩子安排“主题学习时间”。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那么主题学习时间怎样才能更好的安排呢?

我经常做的就是让哥哥和弟弟同时做不同的事情。比如连连看、涂鸦、拼图之类的教育游戏书,我肯定会同时购买2岁和4岁的孩子,让两兄弟可以一起玩,学习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游戏,并互相观察。别人的游戏和自己的游戏之间的区别(孩子们真的很喜欢比较)。

以今年暑假的假期安排为例,我为孩子们设计的主题学习计划如下:

我有每天分类记录孩子游戏的习惯。例如,此备忘录适用于建筑游戏。每天的记录不仅让我思考游戏的不同玩法,也让我看到了两个孩子的能力范围。哥哥目前更喜欢3D空间逻辑游戏,弟弟则专注于体验场景游戏。

这些记录都是论文。您可以选择适合您的软件或日记来记录它们。在规划孩子的玩耍时间时,我们需要记住的重点之一就是多观察、多总结,并做出适当的调整。录音对于一起玩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我一开始提到的社区里的妈妈很有想法,她很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

如果我们观察到孩子已经掌握了一项技能,或者明显孩子在某方面有不足,那么在接下来的游戏设计中,我们可以给孩子增加难度或者重复设计,这样孩子可以在体验过程中一步步进行。一步步突破自己。

例如,我为什么在上面的备忘录中为弟弟添加指尖陀螺,是因为弟弟看到他的哥哥已经成功掌握了如何用乐高小颗粒设计指尖陀螺。他本来有机会尝试,但由于手部精细的动作不够,弟弟最终失败了。

这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设计一个指尖陀螺需要哪些元素?”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得出结论,因为小手力量不够,所以无法制作指尖陀螺,但是如何锻炼小手的力量呢?我们可以摘豆子、拧螺丝等等,这些都是玩法的延伸。

第四个关键词:“空白时间”

“孩子,你自己找点事做吧。”

除了为孩子安排主题学习时间外,别忘了为孩子的规划留出空白。

“孩子,你自己找点事做吧。”这就是我每天对我的孩子们说的话。当我们的主题活动结束后,比如晚上洗完澡后,晚饭后睡觉前的一个小时,就是我们家里的空白时间。

我鼓励孩子们发呆,鼓励他们自己找点事情做。

(我曾经发过一篇关于让孩子有“无聊时光”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这里:)

当您第一次给孩子自由时间时,他们可能会困惑该做什么。这种行为是正常的。但不要不耐烦!我们必须克制住为孩子做计划的冲动。要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好奇心是消除无聊的灵丹妙药。我的两个兄弟都试过了。他们一时愣住了。无聊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开始读书、唱歌、创作、导演、用玩具表演故事,或者建造微型城市。

相信我,孩子的无聊是自我探索的绝佳工具,没有什么可以抑制孩子的好奇心。我也越来越喜欢观察孩子的空白时间,因为慢慢地,我越放手,我就会看到孩子在空白时间里做了什么,也会有更多的惊喜,我也可以适当偷懒。出色地。这些都是我发自内心的白话!

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玩令人上瘾的“三只小猪”棋盘游戏。周四我们有团体旅游!

社区里的妈妈们都知道,我的两个孩子很喜欢《三只小猪》的故事。所以当我们玩策略游戏《三只小猪》时,孩子们明白了,他们要么建造自己的房子,要么赶走大灰狼。

由于非常喜欢玩,孩子们在空闲时间就用上图中的桌游板表演了木偶戏。他们的玩法是:哥哥的拇指充当大灰狼,弟弟的两只小手充当小猪……每当哥哥的“大灰狼”要吃弟弟的“小猪”时,棋盘游戏中的房子是被他们的手指木偶推来推去的。

“哥哥,你害怕吗?”在孩子们的交流中,他们诠释了什么是害怕,什么是愤怒。这是我在场边观看时悄悄记录的比赛经历。这也是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的探索。有时我会莫名其妙地感动。

以前我在香港大学学习游戏治疗时,教授经常说:“放下你的身份”。对于治疗师来说,想要走进用户的内心,首先必须放下自己的观点,了解对方,才能真正感动对方。理解从来都不是空洞的道理,忍耐和温柔也不是用宣言式的口号就能说清楚的。抚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如此。

如果说在教养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灯塔,那么在游戏中,孩子就是父母的启蒙者。我们可以在大方向上进行规划和控制,但我们也需要相信孩子创造好奇心的能力。

孩子总是能给我们很多惊喜。我们没有人能比孩子玩得更好,也没有人能像孩子一样通过玩耍释放原创性和纯真。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陪伴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潜力和独特性。

有时和我一起玩的时候,我会安静地陪着他们,离孩子们不远。当他们不小心回头找我时,我会立即回以微笑,但不会打扰他们,他们就会安心地继续玩耍。每每此时,我都觉得当妈妈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你有和我一起玩的经验吗?

你可以留言告诉我。

今天我们就开始录制吧!

录了一段时间后我真的很期待

去获得和我一样的幸福!

-  -  -  结尾  -  -  -

◆延伸阅读,点击标题跳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0:03 , Processed in 0.0911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