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成为父母后,是选择光鲜亮丽的职业还是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10
发表于 2024-11-11 2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你成为父母后,你会发现有很多像我一样独自抚养孩子的妈妈。由于家庭原因,他们只能靠自己。也有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当然,也有很多妈妈一心想做全职妈妈,因为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我就是其中之一。小区的花园里,每天都有父亲的身影。他在上午11点和下午5点之后的固定时间遛孩子。孩子是个女孩。由于身体问题,她没有直接去幼儿园。她等到了小学。父亲负责女儿的日常生活。说实话,谁不想从事光鲜亮丽的事业,不用照顾孩子,过着轻松的生活,偶尔过一下小资生活。谁愿意回到24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要么研究孩子的吃喝玩乐,要么研究他们的表情动作细节,开心还是不舒服等等。其实,有了孩子之后,无论你是父亲还是母亲,你对自己的关注度都会从100%变成越来越少。很多时候,你甚至会几乎被忽视,尤其是母亲的角色。夫妻中的一方陪伴孩子成长值得吗?别人永远无法告诉你一个合理的答案,因为对于“全职”和“在职”角色的比较,这是无数次的比较,也是无数次无法绝对回答的纠结。也许只是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最终做出的选择也不同。而你做出的任何选择,你的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遗憾。也许这就是生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孩子的到来是家庭关系的分水岭。相信在生孩子之前,很多夫妻都可以说是过着夫妻生活,同进同退,注重亲密。我经常和老公开玩笑说,庆幸的是,我们从相爱到为人父母,用了11年的时间,在学校、在社会都经历了爱。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孩子,爱早已消散在孩子成长的障碍中。 。父母的教育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成为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之前在央视看到一句话: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赚钱,而不是管教孩子。等你的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了一辈子的钱,也敌不过他一次毁掉你的家庭。因此,在我看来,0-3岁是孩子性格塑造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成长质量也关系到以后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必须精心把控,所以我选择留在家里陪着你,亲自把控。儿童早期教育。孩子的成长真是一场不可逆转的直播。一旦你错过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你就无法回头再回去。其实,如果你环顾四周,就不难发现,父母养大的孩子和老人养大的孩子是有区别的。例如,我的理念是尽可能带孩子去户外玩。身体健康和视力健康是我更关心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一些老人或者保姆甚至一些年长的父母都有孩子。他们希望孩子安静地呆着,不要大声喧哗,所以很多人无休无止地将孩子绑在婴儿车上。至于在花园里推来推去,反正我已经带它出去在花园里散步了;而且是给孩子用手机或者电视观看的,只要不造成困扰,孩子的视力就不会考虑。回到全职陪伴孩子是否值得的问题,我认为值得。至少从目前来看,如果你乐观开朗,大方善良,有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我觉得陪伴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也获得了共同的利益。陪伴成长的快乐时光。

抚养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当今社会诱惑太多。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养育的孩子百分百优秀、优秀,也不意味着老人、保姆不擅长养育孩子。最近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有时候家人和照顾者的三观对于引导好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很多人喜欢用自己的成人标准来强加给孩子。有一段时间,有一个孩子很喜欢和我的孩子一起玩,我的孩子也做了很多户外活动。他不喜欢坐在一处,所以他必须锻炼身体。他也有很多朋友,他们每天都会一起跑步。或者骑自行车;而且国庆前后我们出去的次数也很多,可能半个月见不到面一次。两个孩子好久没见了,也不怎么玩了;突然有一天,孩子的家人说他的孩子不合群。我的孩子正在玩耍,孩子的妈妈说一定是我的孩子打了她的孩子,但孩子否认被打了。顿时,我被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人格结构震惊了。我的孩子们从不打别人,甚至被打时也不会还手。他们每天都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两个孩子性格完全不同。同样的,一个比较安静,一个比较活跃;我家孩子性格比较好动,每天都有好几个跟着他跳来跳去,不会坐在固定的地方。两个性格久而久之不在一起玩也很正常。其实我后来问起这件事,并不是为了给孩子讨回一些东西,或者讨回公道。我不是那种喜欢和别人争论的人;因为我想表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而不是如果你没有亲眼所见或者你的孩子否认的事情就去猜测,如果你真的有怀疑,你可以公开地去猜测。互相验证一下,不然以后相处的时候就会小心翼翼。



抛开这个不谈,哪怕是小孩子之间打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行为是自然界固有的。只要不是恶意攻击,偶尔发作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家里兄弟姐妹多的话,一天就会吵架好几次。这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过程。我的孩子在玩耍或争东西时也会被好朋友殴打。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这个阶段的他们还不懂事,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只有去做才能解决;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慢慢学会观察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修行。父母给不了他的修行必须自己去面对。很多时候,大人把自己的三观是非观强加给孩子,最终很可能培养出与自己三观相同的孩子;为什么我一直说大部分孩子都会和父母一样,所以我一直说学习换地方,和孩子一起成长。其实孩子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群体。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会选择和自己舒服的人一起玩。家长无需过多干涉。他们不认为不涉及原则和有害攻击。面对性的大是大非,我们应该适当地尊重孩子的成长。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与不同的人相处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会给你充电,和他们说几句话,你就会满血复活;有的人只会耗电,但你跟他们说一句话,你就会感觉自己能少活几天。其实,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过:“向孩子抱怨他们的不幸是摧毁他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父母其实就是载着孩子去远方的船,是孩子实现梦想的能量场。父母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孩子才能跟随我们的脚步,一点一点成为更好的自己。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庭成员的自我投射和内心反思。我读到一句话,我很同意:“孩子是天然的接收器,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父母的气息和磁场。只有生活在父母正向磁场下的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成长为我们所期望的样子。” ”



半夜,孩子醒了,不困,写文字,记录这个阶段的成长,互相鼓励!

(广州亚运城,纯属个人记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0:25 , Processed in 0.0967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