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新闻样本建起立功即奖激励机制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77
发表于 2024-9-26 13: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样本

建立“功勋卓著”的激励机制

■解放军报记者范斌聂洪杰

通讯员 徐俊强

发令枪响起,在中原某训练场,中部战区陆军某旅第五届“刀锋杯”比赛拉开帷幕。

“先锋队员们”齐聚一堂,在数十个科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一等士官杨俊德荣获“个人全能”第一名,经大队党委讨论,荣立二等功。

军人视荣誉为生命,立功、荣誉表彰一直是党委引导工作的组织形式之一。导向是什么?这是党委必须面对的课题。导向不明确,党委做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功。该书记告诉记者,过去,评优评奖一般在年底进行,按照人数、组织架构分配指标,各单位再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选拔推荐,荣誉表彰的激励效应没有及时、充分释放。

为此,该旅党委统一思想,认识到“谁战斗力贡献大,谁就奖励谁”,决心树立为战而战的鲜明导向,党委经过反复考虑,在全旅实行了“有功必奖、有功必重奖”的实施办法,对先进工作者实行了“年年有奖、重赏必重”的实施办法。

在一次野外训练中,航空机械师陈腾在准备阶段就发现了发动机上有“发丝般的裂纹”,消除了重大飞行安全隐患。一周后,该旅授予陈腾三等功。

陈腾立功的好消息很快传遍了全队,该大队党委书记说:“这种‘立功奖励’,大大放大了激励效应。”

为鼓励战术创新,该旅开展“三两招克敌”活动,面向全旅官兵开放,成立由大专院校专家、基层干部、机关参谋等组成的评比委员会,定期评比创新战术成果。据组织部陈部长介绍,项目不一定要“高端”,只要对战斗力有贡献,对本职工作有实际训练和实战作用,都可以纳入评比范围。战士邓敬东研究设计了一批实用好用的“小发明”,在全旅推广使用,有效提升了训练水平,荣立二等功。

该旅紧紧围绕“战斗力是军队建设唯一根本标准”的原则,不断优化“刀锋杯”竞赛规则,2023年,该旅党委制定一定的奖励指标,表彰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个人全能”项目第一名的,荣立二等功一次,建制连竞赛第一名的,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旅党委的一系列举措,充分调动了官兵为战就战的积极性,立功表彰、荣誉表彰的激励效应得到充分释放,全旅干劲十足,不需要任何鼓励,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打仗,向实战靠拢。

记者调查

用胜利之心锻造钢铁之翼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党委提升战斗领导能力思考纪实

■解放军报记者范斌聂洪杰

通讯员 徐俊强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进行双机编队飞行训练。 赵楠 摄

冬夜,寒风刺骨,数架战斗机盘旋机动,发动机轰鸣声时远时近,透过塔台指挥系统监控画面,记者感受到“硝烟”弥漫夜色,中部战区某旅的战斗机时而聚集成队形,时而隐蔽低空突破……以“敌情”为背景的夜间编队飞行、夜间空地引导等危险而艰难的课目交替进行。

“夜晚是最好的伪装,也是绝佳的训练场,我们经常这样实战化、高强度的夜间训练持续到深夜。”现场指挥员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旅党委围绕锻造“战斗型”党委,凝聚起聚焦打赢战争、时时准备打仗、一切为了打仗的思想,带领全旅战斗队不断强大起来,锻造出更强的钢铁翅膀、锤炼出更强的决胜心灵。

自我反省,“刀刃向内转”,举起“指挥棒”备战

“有哪些该做却没做的痛点?”“有哪些不足导致事倍功半?”

每年年底,大队党委都会向基层班子提出这两个问题。“2023年的情况正在汇总整理中,问题不少。”大队党委书记边说边从书架上拿出几本小册子。有的小册子封面一角卷起来了,有的小册子很多页都有折叠痕迹,封面上写着统一的“书名”——《党委工作的痛点与缺失》。



记者翻看小册子发现,营连战士们直言不讳,向党委机关“开火”,每个问题都相当犀利。

“书面通知改为电话通知,多份文件合并为一份,表面上是减少了通知数量,但要做的工作并没有明显减少。”

“党委深入基层,战士们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但报告写出来后,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措施,辜负了战士们的期望。”

“夜间培训是‘三无’产品:无内容、无检查、无考核。”

“头一年,没人敢提什么意见,收到的都是空话。后来,旅党委多次鼓励、指导我们,我们提出的问题才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尖锐。”组织部部长陈建军告诉记者,该旅成立之初,官兵来自多个部队,如何才能迅速集中注意力、把全部心思放在打仗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打仗上?

自我反省,“刀刃向内转”,手握备战“接力棒”。大队党委开门见山,向基层班子指出党委机关工作中的痛点、不力之处,整理成册,党委机关每个成员手上都有一本,对照反思工作。

325页、​​247页、184页……三年过去,《党委的痛点与失策》这本小册子越来越薄。记者对比发现,官兵在谈问题时,阐述越来越少,表达越来越直白,与实战训练有关的意见建议越来越多。

“这几年,党委在指导工作时‘好心办坏事’的倾向越来越少了,从上到下风气都顺畅了,大家都真抓实干,聚焦自己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该大队党委书记感慨道。

突破局面,率先实现思维“跨栏赛”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铁流滚滚、黄沙漫天,突击步兵部队以直升机速降方式亮相,接受习主席检阅,揭开一支新型作战力量的神秘面纱。

作为改革中诞生的“新质量铁拳”,路要一步步闯出来。“任务来了,空军、地面部队临时编组;任务结束了,飞行员、步兵就回到各自营区,独立训练。”该旅党委常委介绍,该旅党委从组建之初到形成战斗力,进行了从“契合”到“融合”的艰难探索。

打破僵局 敢为人先 实现思想“跨栏赛跑” 全旅广泛开展“转型大讨论”,旅党委引导官兵深入思考一个又一个问题:空地兵一起编组是不是真正的转型?未来战争中,空中突击部队一员该如何参与转型……

没有经验可循,要从“观察”中学会打仗。旅党委在交流中达成共识,队员们紧盯科技、战争、对手的变化,以专题带动的方式,学习一场现代战争。同时,旅党委组织开展“战士眼中的战场”活动,从指挥部到普通士兵,全旅官兵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战斗细节。

为深化空地融合发展,2021年,该旅党委决定脱离空地军官交叉任用的道路——飞行员分配到地面部队,任期两年,期间定期参加飞行技术维护训练;在地面部队成长起来的干部,分配到飞行部队,通常担任副营教导员或参谋。

飞行员王留根一边从零开始学习突击步兵技能,一边一有机会就给连队官兵讲解飞行知识。“以前我们是后舱的战友,现在则是天天在一起度过的兄弟。以前需要多个指挥部配合,现在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做到。”相信等他回到飞行员岗位,与突击步兵一起工作,对对方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位飞行员出身的步兵连连长,为空地部队深度融合搭建了桥梁,高密度的沟通交流产生了一批空地协同战术和训练方法。飞行员何雷担任连长期间,与战友们一起研究战术,探索出多项新训练方法,并在演习中运用得很好。“我们要真正把直升机从战场‘运输工具’改造成突击步兵的‘作战平台’。”何雷说。

该旅党委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全旅官兵的高度认可,该旅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如果说以前飞行部队与地面部队的关系是“你和我”,那么这次交叉任职,就是要让飞行部队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实现团结一致。

经过几年的磨合,该旅空军、地面部队实现了由合并到一体化的跨越。近年来,该旅多次整体动员,参加多军兵种联合演习训练,部队战斗力得到检验和提升。

领航飞行,严守实战高标准

夜幕降临,战鹰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旅党委常委驾驶长机返航。

一天的训练即将结束,可他没想到挑战还在后面。海上天气变化无常,返航时,沿海机场上空云层低垂,海雾升腾,他操控战机“掠过云层底部”,透过迷雾,跑道灯光只剩下光晕,用飞行员的话来说,“灯光像长出了头发一样”。

“不能降低!”随着高度不断下降,通讯器里不断传来僚机的声音。战斗机已经下降到建立航线的最低高度了。

降落,本来是常有的事,此刻却成了难题。大队领导集中精力,操控直升机平飞、转弯、下降、调整速度……稳稳降落在机场。随后,数架直升机相继安全落地。

“该旅党委成员在各种重大任务中,始终担任先头飞机机长。”一位指挥员告诉记者,在新机型试飞、高难度科目首训等各种重大任务中,该旅队员都要身先士卒,带头进舱、占据战斗位置,“这是传统,也是常态。”

带队飞行,严格要求树立实战“高标准”。在一次实战训练中,该旅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野外训练场。旅党委决定借此机会,对全编营进行一次战术考核。

有营长担心突击步兵登陆点风险,申请实地视察,确保安全。旅党委不肯让步:“以后战场上,突击步兵要深入敌后作战,哪有机会实地视察?”



考核开始,短板就陆续暴露出来:有的运输直升机在空中停留时间过长,被地面防空火力锁定,判定为“战损”;有的分队选择的着陆场不符​​合起降条件,未能完成任务;有的分队着陆后指挥员无法联系上级,找不到手下的士兵……

这次考核对官兵影响很大,各级上报了100多份反思报告。一位营长说:“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到了现场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就这样,一批平时训练中不适合实战的“假动作”得到了调整和纠正。

“打着营养点滴的‘强人’是上不了战场的,只有消除今天一切不符合实战的问题,才能打赢未来!”大队党委书记的一句话,令人深思。

研发带头树立榜样 打造严格扎实“硬作风”

那年夏天,天气炎热,蝉鸣不已。指挥帐篷里,全副武装的旅党委委员们围坐在巨大的沙盘前讨论辩论,反复演练着突击的每一个细节。

“要说忙,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党委要坐下来,关上门,一点一点推演。”该旅党委一位常委说,“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多思考、多训练、多研究战争,把自己代入其中。”

指挥能力看似是一种本事,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指挥所演习中,通过兵棋推演系统检验和评估了党委的决心和思路。“作为空中突击部队的指挥员,我们在指挥、筹划时,也要考虑空军和地面部队。”该旅一名常委告诉记者,“伤亡率摆在那里,决策的合理性一目了然。”

演习持续了一周多,每天结束的时候,每个人摘下头盔时都会有水滴落。

“每个党委常委成员都要带头承担一项或多项课题。”战时飞行员紧急调配、大机群隐蔽渗透、空地协同作战效能……组员牵头的每一个课题都要围绕实战,每一次调研都要兼顾联动、助力攻坚,确保“有课题、有调研、有汇报、有落实”,形成闭环。

调研带头实战,带头铸就严谨“硬作风”。旅党委常委带头调研空地协同训练质量效果期间,他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营连队和训练演习一线。“党委的决定最终要落实到基层,调研也要针对一线需要。”他说。

在这个大队,调研报告都要经过常委会审议、审批。该大队党委一位成员说:“开会时大家都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如果调研课题不深入、不紧密结合基层实际,或者提出的对策不符合实际,就会被退回复审,重新研究、修改完善。”

该旅党委常委告诉记者:“你对营连的熟悉,营连官兵对你的熟悉,最终都会转化为信任,有信任才有凝聚力、有战斗力。”课题研究也促进了党委成员与队伍的良性互动,使党委的决策更加扎实、执行更加高效。

记者笔记

党委要发挥带头作用

■聂洪杰

在中部战区陆军某旅采访时,我听到最多的词是“胜利”。习主席的“胜利之问”给我敲响了警钟,至今记忆犹新。党委如何把深沉的思想转化为部队练兵备战的指引?如何践行、采取切实措施,带领部队朝着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迈进?这是每一位队员必须回答的问题。

作为改革中的生力军,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党委以打赢战争为目标,从上到下提出“未来问题”和“现在问题”。当那一天到来时,回首过去几年,党委浪费了时间。还是应该继续前进?是应该怀着紧迫感加强军事训练和准备,还是应该满足于一步步带领部队前进,这是最重要的目标?

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该旅每年编制的《党委的痛点和失策》小册子。旅党委敢于当头棒喝,经过深刻反思、沉淀升华,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战法研究上。为了团结全旅官兵在胜利的道路上前进,各项工作都向实战靠拢。一批真正善于战法研究的官兵被委以重任,受到表彰。

最好的领导方式是党委领导,最好的领导方式是党委领导。正如大队党委书记所说,党委领导这场战斗,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先下手为强。如果队员不下手,哪有公信力?哪有战斗力?哪有胜利?

从入局到破局,只差一个字,但前路漫漫艰辛,忠诚的背后是脚踏实地,党委要始终围绕“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唯一根本标准”,拿出实实在在的方案,解决好“五个不会”问题,锚定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深化转型,不追求空有成效,在新征程上谱写强军兴军新篇章。

▲载《解放军报》1月26日第5版

来源: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

制片人:欧灿、侯大伟

编辑:刘建伟、颜山、陈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1:35 , Processed in 0.0707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