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从传统战争到信息化战争:力量制胜律的演变与挑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439
发表于 2024-9-26 14: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战争中武力取胜的规律,是从质量(装备质量、人员质量、部队组织、训练)和总体数量两个方面比较双方实力,进而得出装备取胜、人员取胜、组织取胜、训练管理取胜、总体数量取胜的规律。

从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的信息化战争时代,至今仅持续了30年,具有信息化战争典型特征的战争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与跨越数千年、不计其数的传统战争相比,发生过的信息化战争数量有限,不足以充分展现信息化战争的规律。尤其是这些信息化战争都是“屠刀杀鸡”式的战争,敌对双方的力量不对称十分严重。这种不对称突出地体现在武器装备质量上,也就是信息化军队与机械化军队、摩托化军队之间的战争,也就是代际之间的战争。其结果必然会和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一样,呈现“一边倒”的现象。

因此,如果从这些战争中总结出规律,那就是装备质量好的人,谁就能获胜。未来,可能还会出现美俄、中美这样势均力敌的战争,武器装备的代际差异并不大。这样的战争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场景和规律?这需要我们根据已经发生的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结合现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推论性猜测。

1. 设备品质优越

从近年来具有代沟的信息化战争来看,美国或北约联军所攻击的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阿富汗等国家都没有核武器,这意味着基数的杀伤性武器不会对美国等北约国家构成核威胁,因此北约国家敢于肆意实施袭击。同样,在武器装备的射程方面,美军拥有卫星探测、导航、通信等全天候、远距离侦察和通信网络,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从B-2战略轰炸机的数千英里,到F-117的数百公里,再到直升机的百公里左右,加上飞机上携带的精确制导弹药,作战半径就更远了。

从武器装备的机动速度上看,导弹和飞机既有亚音速,也有超音速飞行速度,不仅能快速应对突发事件,还能实施多波轮回攻击。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军队的主力,就是既没有远程探测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也没有战略轰炸机、防区外导弹等远程打击武器的陆军,其机动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根本无法与美军的武器装备相比。因此,已经发生的几场代际战争,完美诠释了装备质量优胜者获胜的规律。

对于两支不存在代差、但武器装备性能各异的军队来说,武器装备性能指标优越是否意味着战斗胜利、战争胜负,目前还很难说。在过去的机械化战争中,可以扛着炸药去炸毁敌方坦克,以弥补自己武器装备的落后;但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的移动速度和反应速度都极端、太快,一旦一方的装备发挥出某种先进性能,可能就不会给另一方扛着炸药的机会。

传统战争持续时间长,当一方武器装备作战性能落后于敌方时,就会组织科研力量迅速组织研发、生产性能更优的武器,以期在下一次战斗中取得胜利。也就是说,武器装备作战性能的优势是可以转化的。但信息化战争的进展非常快,既不可能给处于劣势的一方时间研制新装备再打一场仗,也不会给敌方留有组织研制新装备的物质技术潜力。所以一般来说,武器装备质量更优的一方获胜,这也是双方势均力敌的信息化战争的重要规律。

2. 卓越的人员情报

人员素质体现在智力、体力和士气三个方面。在几次信息化战争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利比亚总统卡扎菲都是军事强人,誓死效忠的军人士气高涨是没有问题的。南斯拉夫的塞族人以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著称,面对北约军队的霸权侵略,部队坚决保卫国家的勇气也不会差多少。至于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其军队是宗教战士,信仰的坚定和作战的勇敢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些国家的军队装备落后,对人员的体能要求高,特别是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人员来说,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对人的生理机能要求较高。然而这些国家军队的高昂勇气和强健的体魄在美国和北约部队强大的非接触打击下很快土崩瓦解,人员的勇气和体能因素在战争中基本上起不到更大作用。

从情报角度看,美军90%以上的人员拥有高中以上学历,而伊拉克、阿富汗、南斯拉夫和利比亚士兵的情报都强调盲目忠诚,情报水平无法与美军和北约士兵相比。这不仅是因为美军和北约武器装备技术含量高,对作战操作人员智能化要求高,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体现。但由于双方武器装备技术水平不同,对人员的情报要求也不同。因此,这些战争无法解释作战人员的情报是否对胜负有影响。



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没有代沟的信息化战争中,双方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大致相同,人员因素起很大作用。

首先,敌对双方的武器装备作用距离远,双方作战人员不需要进行身体接触,即非接触式战斗,这使得作战人员直接看到的危险性相对降低,克劳塞维茨在作战中赋予重要地位的“勇气”因素正在下降。特别是在网络领域的作战行动中,“勇气”对网络作战效能基本没有影响。

其次,武器装备作战性能的极度发展,降低了其他人员的体能,除了担负特种作战、需要比传统战争更强体能的人员。即便是对体能要求最高的飞行人员(战斗机飞行员通常要承受超重力),也会随着可以打完就忘的空空导弹的大规模使用、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大规模部署,对体能的要求降低。至于坐在办公室就能进行的网络战,对人员的体能就没什么要求了。

第三,信息技术在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过去需要大量训练的武器装备变成了“傻瓜相机”,复杂的地图工作、文书工作、武器操作等技能变成了非常简单的过程,对作战人员的智力水平要求降低。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信息化武器装备集侦察、通信、指挥甚至打击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这对操作人员的智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网络战的“弹药”就是病毒程序,这完全取决于网络战人员的智力水平。

因此,在未来势均力敌的信息化战争中,谁在作战人员情报水平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充分发挥其武器装备的作战技术性能,其网络战“武器”和“弹药”的威力就会更大。

3. 通过组织和训练取胜

在传统战争中,部队组织的最大作用是达到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训练的最大作用是解决人装结合问题,提高和检验部队组织的效能;管理的最大作用是保证部队内部有序运作。合理的组织、正确的训练管理,可以提升部队整体的作战能力。组织不合理、训练管理不到位,会削弱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甚至削弱整个部队的作战能力。

参加信息化战争的部队仍然由众多的武器装备和单兵组成,大部分装备仍然需要人员操作,因此组织、训练和管理对参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仍然有重大影响。

已经发生的数场实力悬殊的信息化战争,并不能用武器装备的代差来解释美军因作战组织或训练管理水平而取得胜利的原因。只有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美俄​​、美中之间没有代差的信息化战争中,组织、训练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才能在实战中得到验证。

在武器装备已经实现信息化的当今军队中,军队的兵力编队除了继承传统外,多是经过系统模拟试验或实战检验的最佳选择。如美军的作战编队,多是在层出不穷的作战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创新提出,并经过实战检验。俄军的编队更多是传统的继承,如俄罗斯高度重视空降兵,将空降兵与陆海空军并列为独立兵种,2016年俄罗斯还成立了坦克集团军。美俄两军的编队存在很大差异,哪种编队更有效,只有通过实战检验才能确定。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已经发生的信息化战争虽然无法在实战中检验哪种编队才是最有效的信息化战争作战编队、哪种信息化装备训练水平和管理方式最优,但从体系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合理配置,总能产生1+1>2的效果。既然训练是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编队是多个兵力单元的组合与协同,那么,编队与训练、管理的胜利,依然将是信息化战争不分代际的制胜法则。



4. 以量取胜的趋势正在减弱

优越的装备质量、优越的人员素质、优越的组织机构、优越的训练管理,从参战部队的质量水平上构成了优势作战能力规律,即质量优势规律。

与质量胜利规律相比,数量胜利规律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正在下降。

几场因代际差异而爆发的信息战,都是“一边倒”的碾压战,无论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阿富汗有多少军队,在美军和北约军队面前,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因此,力量多、数量多的规则在代际战争中并不存在。

在未来没有代沟的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数量优势的规律将会衰落。这是因为:第一,从武器基数上看,不管有多少先进武器,只要有大型基数武器,比如核武器,就可以大量摧毁敌方武器装备,迅速改变数量对比局面,或者迅速摧毁优势敌方的战争潜力和舆论基础。比如与美军相比,朝鲜军队的信息化处于绝对劣势,正因为朝鲜拥有大型核武器基数,美军才不敢轻易用军事手段推翻朝鲜政权。

其次,从武器速度上看,处于数量劣势的一方,只要能够获得有利时机,就可能利用有限数量的导弹、飞机等快速反应、快速机动的武器装备,对大量敌方武器装备迅速发动多波饱和攻击,从而改变数量对比局面。这种做法类似于传统战争中以少胜多的策略,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军队在某一点突破敌方部署后,迅速扩大战斗成果,实现全场以少胜多。信息化条件下,更容易实施这一战术。

第三,从作用范围看,信息网络体系把各作战力量紧密结合,特别是远程作战力量,不需要把大量导弹、飞机集中到特定空间,而是利用信息系统把分散的远程作战力量的火力集中起来,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段内集中火力杀伤效能,以数量优势打击敌人,迅速改变数量对比态势,因此信息化战争中部队的数量优势有所下降。

但需要注意的是,数量优势虽然下降,但数量优势规律绝不能从信息化战争制胜规律中剔除。因为拥有信息化武器装备数量优势的一方,战争潜力更大,快速反应和快速支援的适应能力更强,持续作战能力更强。比如无人机集群战术的应用,就是数量优势的具体体现。

——摘自《变革与战略:新的制胜之道》

军情网-战略谋略篇:战斗功能优势定律

军事网-战争的战略与谋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7:06 , Processed in 0.0664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