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周口市卫健委多措并举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助力打赢新型肺炎防控阻击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141
发表于 2024-11-12 12: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侯俊宇 通讯员 刘云贤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市卫生健康委精心组织,多措并举,科学防控疫情,建立了实验室设施防护、个人防护、相关设备器材防护等管理制度,确保全市46家二级以上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为打赢新型肺炎阻击战贡献力量。

完善组织,强化监管,确保实验室生物防控安全。



一是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市卫生健康委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控领导小组,由分管主任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成立了生物安全指导小组、生物安全防控专家组和市、县、区、二级综合医院联络组。二是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成立3个督导组(每个督导组由1名行政人员、3名专家组成),分包县市疾控中心、县级人民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单位开展巡回督导。三是现场逐项检查、查看。进入实验室检查储物柜(包括休闲服、工作服及个人物品存放处)、自动门禁、洗手盆、工作台、实验物品存放柜、试剂物品展示架、生物安全柜、压力灭菌器、通风、紫外线现场检查灯光、应急灯等。四是随时进行约谈,现场指导。根据实验室布局,从清洁球、第一缓冲区、半污染区、第二缓冲区、污染区进行监督指导,包括压力显示装置、异常报警等。五是现场工作并立即进行整改。各督导组检查完县市卫生医疗单位生物实验室后,立即召开反馈会议,对发现的标本采集、标本包装、标本保存、标本运输、实验室检测、物品摆放、消除压力等方面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菌种使用、废物管理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现场反馈,要求相关单位现场解决问题。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建立各自的操作规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确保生物安全得到保障。

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多管齐下,确保人身防控安全。按照国家和省发布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案》等通知,一是开展科学防控知识培训。市卫生健康委先后印发周伟科教〔2020〕号(第1号)、周伟科教〔2020〕号(第2号)、周伟科教函〔2020〕(第1号) ,以便科学应对、规范防控。 ,并提供书面证据,增强防控意识。二是建立互联网微信群进行培训。建立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周口市科技教育微信群、二级及以上医院科教管理微信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微信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微信群。临时接送人员学习培训组。目前,全市46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实验室的483名生物安全人员已全部纳入微信培训学习群。三是开展岗位风险预警培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按照临床检验人员岗位分类进行培训,包括标本采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r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病原体及标本运输、废弃物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失误或意外处理等。四是开展视频防护示范培训。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无灭活实验室操作,必须在二级生物实验室进行,个人防护采用三级防护。把经过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生物安全柜拍成视频,三级防护配置。从穿防护服,到脱防护服时的注意事项,再到使用消毒剂,现场演示。制作视频片段发送到每个检查人员的手机上。他们自己学习并采取行动。论证完毕后,只有论证通过后才能开始工作。



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标准,确保测试的质量和安全。一是规范标本采集安全。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的要求,通过手机客户端、PPT、微信群、视频等方式,对136名从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标本采集时可按照标准采集类型进行采集和分类。每例同时采集上、下呼吸道标本,并按照设计规范采集。二是规范标本运输安全。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424号)和《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病毒)种属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部委)的规定根据卫生令第45号规定,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医疗卫生机构在市县、区范围内运输标本的,应当取得运输许可证。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标准开展实验室范围内的活动。截至目前,全市17家卫生医疗机构已按要求办理交通证明。三是规范检验人员防护和安全。该市通过属地管理、单位管理、部门负责、自学培训的原则,办理了穿个人防护服、进入实验室操作、离开实验室时脱防护服的程序。 357名检验合格的采摘人员已投入实验室检测工作开展,为保障新型肺炎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1:27 , Processed in 0.2368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