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武汉渔民汪开胜:从梁子湖到连环湖,禁渔后选择远赴东北继续捕鱼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943
发表于 2024-11-12 21: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刘瑞彻)早上穿外套,中午穿衬衫,一整天都在茫茫湖面上漂着钓鱼。时不时还要应对6、7级大风。60多岁的武汉渔民王凯胜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外面的生活。

从武汉梁子湖到黑龙江连环湖,从江汉平原到松嫩平原,2400多公里的距离并没有阻止他们。长江流域禁止捕鱼。今年7月1日武汉发布“禁渔令”后,“漂流家庭”得到了政府补贴和安置,大部分已经上岸。但66岁的王凯胜和比他小12岁的表弟王凯刚却不能闲着。他们选择去东北继续捕鱼、打工。

(图为王凯胜(右)、王凯刚两兄弟。记者胡胜摄)

花一个月“抓鱼”,3个月钓上百万斤鱼

连环湖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西南约18公里处。有子湖18个,湖湖相连,总面积840多平方公里,是梁子湖的三倍多。

七月出发,十月底回汉。王氏兄弟连续三个多月在连环湖捕鱼,早起晚睡。 11月28日,兄弟俩畅所欲言,讲述了自己在东北钓鱼的经历。

(图为王凯胜、王凯刚在东北捕鱼。东北渔民提供)

“凌晨三点天就亮了,但更晚就天黑了。”王凯胜回忆,连连湖的水面是纯蓝色的,湖里人工养殖的​​鱼非常肥美。

当地人称钓鱼为“抓湖”。一个占地数万亩的湖泊,往往需要多艘渔船“联合作业”。拉起渔网,追赶鱼,将鱼群赶到一个区域。采集鱼的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在追击的过程中,船的速度不能快。如果速度太快,鱼就会受到惊吓而四散奔逃,无法沿着指定的路线游动。夜间停工时,要用三张或三张以上的网拦鱼,防止一些体力较强的鱼冲破网。

鱼群终于被赶进了布置好的鱼箱里。鱼儿被包围、跳起来的那一刻,是王凯胜钓鱼时最激动的时刻。所有的辛苦等待都得到了回报。

他还学会了抖音,用短视频记录东北钓鱼的日子。三个多月的时间,王氏兄弟捕捞了数百万斤鱼。

看它游动的样子和落入水中发出的声音就知道它是什么鱼了。

大风天气是对武汉渔民的第一个大考验。武汉湖的风力最大只有四、五级。但在连环湖上,6级或7级风很常见。

“当地有句话说,一日无风,三天有风。每周总有两三次大风。”王凯胜说,有时候天气预报并不准确。在湖面上,当你发现乌云滚滚、风向错误时,你必须迅速返回。好在机械船行驶速度很快,十分钟就能回到岸边。

温差也是一个考验。

王氏兄弟每次出去打鱼,都要带上四季的衣服。连环湖地区的天空蔚蓝透明,紫外线特别强。渔民们都晒黑了。

连环湖当地汉族、蒙古族、满族居民杂居。武汉渔民曾邀请两名满族渔民协助作业,大家相处融洽。 “不钓鱼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一起吃吃喝喝,满族渔民的饮酒能力都很好。”王开刚说。

王凯胜在家的时候,一天两顿饭都是喝点酒。但钓鱼的时候,他有两个原则:中午不喝酒,不和老板喝酒。

“我们能辨认出山里鸟儿的声音,湖里鱼儿的情绪。当我们看到鱼游动的样子和落入水中的声音时,我们就知道它是什么鱼。”王凯胜说,湖北渔民因技术好,在连环湖很受欢迎。如今,有100多名湖北同胞在连环湖捕鱼。

长江需要休养生息,“老岔”三兄弟前往东北探路

去东北之前,王氏兄弟是武汉牛山湖畔民家嘴渔队的队员。

王凯胜在队里有一个外号,叫“老茶”。湖北话“查”是“多管闲事”的意思。 “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愿意照顾任何需要帮助的人。”王开刚谈到了他的大哥。

早在五年前,“老茶”就带着表弟去东北探险。

2015年6月,牛山湖进入休渔期。当听说辽宁丹东和龙水库需要帮忙捕鱼时,王氏兄弟就出发前往那里。水库养鱼规模较小。工作几个月后,两人回到家。

2016年,王氏兄弟第一次去更大的连环湖钓鱼。 “风很大,浪也很大,我们曾经看到大风把其他渔民的船翻了。”当年陪丈夫王开刚去连环湖的闵云芝回忆道:“大风把渔船都掀到了浪尖上,我就被打在了浪底,感觉就像是我的船一样。”当船发出一声巨响时,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人们在河上来来往往,但他们喜欢鲈鱼的美丽。你看着一艘船,它消失在暴风雨中。”闵允之文化程度不高,但对这首诗感触颇深。第二天,闵云芝回到武汉,再次劝阻丈夫不要去东北钓鱼。

到2020年,长江禁渔,长江沿岸全面禁止捕捞。经过深思熟虑,王氏兄弟决定第三次去东北钓鱼。和他们一起去连环湖的还有原钓鱼队的另外五名队员。

在船上出生长大,一家五口生活挤在船上

走进东湖高新区龙泉街道民家嘴王凯胜的三层楼,一股浓浓的鱼腥味扑面而来。王凯胜说他已经闻不到了。台阶上散落着鱼竿,门周围的小院子里堆放着大量的渔具。

“我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学会钓鱼的。我出生在一艘渔船上。”王凯胜说,他祖父那一代人从汉川来到武汉打鱼。他的祖父、父亲和我三代都是渔民。

1976年,22岁的王凯胜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艘渔船,这标志着他可以开始独立捕鱼。

风中来,雨中去。船坏了,自己修;如果网坏了,自己修理。王凯胜靠着打鱼的本领,娶了老婆,育有两子一女。船上住着一家五口。看到大风来了,赶紧把锚抛入水中;风过之后,你迅速捞出锚。

“听说有的渔民家庭的孩子晚上上厕所时掉进水里,大人睡得太熟,就发生了事故。”王凯胜的妻子黄友熙回忆,为了避免悲剧发生,他们用绳子把孩子绑起来。另一端绑在自己身上,这样孩子一有动静就能醒过来。

2009年,民家嘴渔队盖起了大楼。王凯胜用多年打鱼的积蓄,建造了自己的三层小楼。他一家人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

如果你习惯了工作,无法休息,那么如果你的健康状况允许的话,你会去钓鱼。

长江禁渔后,仅民家嘴渔队就有30多名渔民到外地捕鱼。他们大多是50多岁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其中去东北打渔的人数最多。

回忆起东北钓鱼的往事,五十多岁的王氏兄弟不时拍着肩膀、摸着头,笑得像个“老男孩”。 “有痛苦,也有幸福。”王凯胜说,“作为一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乐观地面对。”

今年,王凯胜交出了两艘渔船,并获得了17万元的补贴。他还每月领取1300多元的社保金,生活更有保障。尽管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仍然选择去东北钓鱼。他是东北年纪最大的“大哥”。

有一次,王凯胜夜间患了阑尾炎,康复不到一周就回到船上。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习惯了,不能休息,”他说。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们一定会出去钓鱼。”

王开刚在东湖高新区报名了公益岗位,成为了一名渔民。他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工作很有动力。如果有钓鱼时间,你还可以和大哥一起钓鱼。

绕梁子湖走一圈,看湖看船,接听、拨打各种电话询问哪里可以钓鱼。如今,这几乎就是王氏兄弟的日常生活。

闲不住了,他们的下一份工作已经安排好了。 10天左右,王氏兄弟将前往东湖风光村人工养殖的​​鱼塘帮人们捕鱼。

“水上人”上岸后,只希望湖水能再次清澈甘甜。

目前仍然只有少数渔民选择继续到其他地方捕鱼。武汉的“漂流家庭”大多上岸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据悉,目前武汉市登记退休渔民有1151人,其中达到劳动年龄、有能力、有就业意愿的842人。截至11月底,渔民就业率超过90%。

王凯胜的两个儿子也是渔民。长江禁渔后,一人去广州打工,一人去武汉打工。

“我们理解并支持国家去捕捞的重大政策,长江、湖泊也必须休息。”王凯胜说道。

中午,记者在牛山湖畔看到,湖面呈现出不透明的蓝绿色。

王凯胜回忆,梁子湖、牛山湖的水曾经清澈见底,喝起来甜甜的。 3米深的水里,没有草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蜗牛和小鱼。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质逐渐恶化。

2016年7月,牛山湖永久归湖,成为梁子湖的一部分。如今,梁子湖许多水产种质资源储备都在长江禁渔范围内。

“让湖水休养五年,相信梁子湖的生态一定会恢复。”王凯胜对未来充满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09:06 , Processed in 0.0752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