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一位名叫伦纳德·博萨克( Bosak)的年轻人顺利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
随后,他加入了当时著名的计算机制造公司DEC( ),成为一名研究员。
六年后,即 1979 年,博萨克决定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于是他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在此期间,由于能力突出,品行良好,博萨克被斯坦福大学聘为该校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设施主任。他还参与了美国国防部推动的一个重要项目。
是的,没错,它就是被誉为现代互联网源头的“阿帕网”。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博萨克的感情生活也收获了回报。他遇到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实验室主任桑迪·勒纳。两人相爱并很快于1980年结婚。
博萨克先生和夫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博萨克一家的生活迎来了重大转变。
当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步,许多厂商都开发了自己的局域网工作协议。然而,这些协议彼此之间不能互操作。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学校内的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 Bosak 的计算机系使用 Xerox 的 PARC 实验室的以太网协议,而 Santi 的商学院则使用 DEC 的专有协议。协议。
家喻户晓的“打印机公司”,其实是诸多黑科技的发源地。
包括鼠标、以太网、GUI、图标、图形文本编辑器
隔离网络协议启发了 Bosak 和 Santi ——为什么我们不能发明一种设备来连接不同的网络?
于是,他们请来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安迪·贝特舍姆(Andy )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的威廉·伊格尔( Eagle)共同开始研究这一想法。
安迪·贝特舍姆
不久之后,Andy 设计了一个基于 UNIX 的网络工作站。这个被称为“蓝盒子”的网络工作站拥有Bosak等人开发的主板以及 Eagle编写的软件。它可以识别不同的传输协议,完成不同网络的互连。
博萨克夫妇迅速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网络上安装了“蓝盒子”设备,建立了一个连接大量计算机的庞大网络。
斯坦福校园网络的成功引起了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他们提出购买需求,希望利用“蓝盒子”打通自己的内部网络。
在意识到“蓝盒子”巨大的商业价值后,波萨克夫妇开始考虑将其商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Andy 除了“Blue Box”之外还设计了一款小型图形工作站。 1982年,他和几位同学离开学校,创立了后来著名的SUN公司。
SUN公司的几位创始人,中间红衣的是Andy
很多人不知道公司名称SUN实际上是斯坦福大学校园网络( )的缩写。
博萨克家族还希望通过一家公司出售蓝盒子。然而,当他们申请斯坦福大学时,却被校方拒绝,称“时机还不成熟”。
无奈之下,博萨克夫妇决定秘密成立自己的公司,进行“蓝盒子”的研发和销售。
█ 公司起步并不顺利。
1984年,思科系统公司(cisco, Inc.)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圣何塞正式成立。
众所周知,公司名称“cisco”取自旧金山英文名的后五个字母。
波萨克夫妇非常喜欢旧金山这座城市,原本打算用这座城市的名字作为公司的名称。然而,美国法律禁止这样做。所以,他们只能使用城市名的后五个字母。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还坚持使用小写字母c。
除了公司名称之外,他们还使用了旧金山著名的金门大桥作为公司标志,代表着联系和沟通。
思科标志
公司成立后,博萨克夫妇并没有离开斯坦福大学,而是兼职创业。
他们从电气工程系招募了柯克来合作开发“蓝盒子”的复制品。 Blue Box软件后来逐渐成为Cisco IOS操作系统的原型。
1985 年,思科销售了其第一个产品,即用于 DEC 计算机的卡。
1986年,思科正式推出了第一款多协议路由器,也是全球第一款商用路由器——AGS(高级网关服务器)。 AGS的第一个客户是美国犹他州立大学。
AGS外观及内部结构
不得不说,AGS的推出时机非常完美。
1983年,自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建设了连接美国各大学和几个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广域网——(也是当今互联网的雏形)。当时建立这个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让科研人员能够远程使用超级计算机。
1985年开始与商业网络对接。由于各个大学和公司的网络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设备,因此对多协议路由器的需求非常强烈。
AGS完美地满足了这些需求。结果,订单源源不断。仅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 20 万美元。
AGS的衍生模型
然而,就在思科的业务刚刚起色时,斯坦福大学对他们提起了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斯坦福大学认为思科的产品是“服务发明”,学校拥有知识产权。
经过紧急谈判,斯坦福大学最终决定走捷径,减少对博萨克夫妇和思科的索赔,不再进行进一步调查。
现在看来,学校的决定是明智的。如果当时思科被杀了,就不会有后来的网络设备霸主了。人类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1986年7月,博萨克夫妇、柯克·洛希德等人正式从斯坦福大学辞职,开始全职创业生涯。
1987年4月,思科正式向斯坦福大学支付19,300美元现金,并同意在未来另外支付15万美元专利费(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折扣)。双方的官司结束了,思科的第一场危机也解决了。
后来,为了感谢斯坦福大学的“不杀之恩”,博萨克夫妇向学校捐赠了巨额捐款,远远超过了当时声称的数额。
█ 1988-1994:寻找投资并步入正轨
波萨克夫妇全职经营公司后,努力推动思科的业务发展。
当时,他们的处境并不乐观。他们在父母家里创业。为了满足公司运营的资金需求,他们申请了大量信用卡,并利用贷款垫付费用。由于他们没有钱做广告,所有的新客户都来自老客户的宣传和介绍。
在意识到资金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后,他们想到了风险投资。
于是他们来到硅谷的沙山路发起募资行动。这里是全球各大风险投资公司的大本营,拥有数百家风险投资公司。
在经历了76家风投公司的拒绝后,博萨克夫妇终于与著名的红杉资本达成了合作意向。
红杉资本
话说回来,思科的技术这么受欢迎,为什么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拒绝呢?
主要是因为波萨克人的性格。
红杉资本传奇创始人唐纳德·瓦伦丁曾参与苹果、3Com等公司的早期投资。他是这样回忆思科和博萨克家族的:
“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博萨克夫妇是伟大的科研人员,却是一对极其糟糕的企业管理者……”
唐纳德·瓦伦丁
波萨克夫妇长期在大学工作,擅长技术,但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经营风格非常粗暴,没有营销策略,也没有市场目标。
范伦丁同意向思科投资250万美元,但提出了前提条件:
博萨克家族必须放弃思科的运营主导地位;让瓦伦丁担任公司董事长;聘请外部CEO,重组专业管理团队。
博萨克家族对公司的管理不感兴趣,他们迫切需要资金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因此,他们同意了范伦丁的条件,放弃了大部分股权和企业管理权,只保留了35%的股权。
1988年,瓦伦丁聘请网格计算机公司(Grid)前总裁约翰·莫格利格(John )担任思科首席执行官。
约翰·莫格里格
交权后, Bosak 担任公司 CTO,Santi 担任客户服务副总裁。
桑迪·勒纳是一个性格非常暴力的女人。她对瓦伦丁和莫格里极为不满。她认为:“他们只是一对只想通过思科赚钱的商人……我的理念和他们的完全相反。”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她经常在公司里与莫格里奇吵架,并不断干涉各部门的事务,成为大家头疼的事情。
事实上,莫格利管理公司的能力远强于波萨克家族。在他的领导下,思科的经营状况迅速改善,销售额迅速增长。
1989年,思科的业绩增长了近20倍,达到2800万美元。
1990年2月16日,思科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市值2.24亿美元。
今年,他们还换了新的标志
(以字母 c 开头,仍然小写)
不久之后,1990 年 8 月 28 日,思科董事会对桑迪·勒纳 (Sandy ) 失去了足够的耐心,解雇了他。
得知消息后,伦纳德·博萨克宣布辞职以示抗议。最终,两人卖掉了自己的股份,带着1.7亿美元现金离开了他们创办的公司。 (可惜的是没过多久,两人就离婚了。)
█ 1995-2001:强人出现并达到巅峰
1995年,62岁的莫格利格决定退休。
他的任期非常成功。在他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思科从一家年收入只有500万美元的公司转变为一家价值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巨头。公司人数也从34人增加到2260人。
毫无疑问,思科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转型。
莫格利离开后,思科迎来了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领导人——约翰·钱伯斯(John),他曾被称为“地球上最有权势的CEO”。
约翰·钱伯斯
钱伯斯是一位管理天才。他于 1991 年加入思科,担任高级销售总监。此前,他曾就职于IBM、湾岸电脑公司,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开发经验。
在接任首席执行官之前,钱伯斯曾担任思科美洲区高级副总裁三年,并已晋升为公司二把手,负责公司的主营业务。
1995年1月,钱伯斯从莫格利格手中接过管理权,正式成为思科新任CEO。
1996年,他们推出了新标志,最后将c改为大写字母
标志中的桥代表数字信号
钱伯斯接手后,很快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思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以惠普的系统为基准,改造公司的管理结构。他还对产品线进行了梳理,要求每个产品线都成为市场第一或第二。
为了迅速扩大经营规模,钱伯斯还高举兼并大旗,进行疯狂的企业并购。
事实上,思科早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小规模并购。
同年 9 月,他们进行了第一次收购,以 9000 万美元收购了一家以太网交换机初创公司。
后来他们又陆续收购了几家类似的公司,并基于这些公司的技术推出了一系列交换机(1994年)。
系列开关,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
钱伯斯尝到了甜头,决定将“买买买”进行到底。
仅 1996 年,在钱伯斯的领导下,思科就收购了 13 家公司。 1997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9家。今年,公司员工人数突破1万人。
到2000年,思科共收购了69家公司,营收从1亿美元增长到189亿美元。公司员工人数突破31000人。
成功收购的关键是消化,钱伯斯深知这一点。因此,在选择收购目标时,他会优先考虑硅谷的公司,以避免员工及其家人搬迁的麻烦。
而且,思科在收购方面非常慷慨,总能提出对方无法拒绝的要约。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1999年思科收购了一家光纤设备公司。钱伯斯找到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问道:“告诉我,我可以出多少钱来购买你们的公司?”对方一愣,随即故作镇定的说道:“你告诉我,我可以花多少钱买下你们的公司?”让你放弃这个想法?”
最后,实力说明一切。思科以价值69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这家两年内销售收入刚刚超过1000万美元的小公司。
钱伯斯强硬的收购风格成为当时的话题。有人形容钱伯斯“就像一只来自硅谷的狼,不断寻找适合并购的猎物”。
钱伯斯本人表示:“我们会尽力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一旦找到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得到它。”
媒体一直很喜欢这种独特的CEO风格。
为了赞扬钱伯斯和思科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当时的美国媒体可以说是溢美之词。
《连线》杂志称赞思科员工是互联网时代的修理工,为互联网搭建道路和桥梁。 《商业周刊》称思科为高科技奇才,并将思科的成功归功于钱伯斯“无可挑剔的管理、高超的销售技巧和一系列快速收购”。
《财富》杂志也不甘示弱,发表专题,称赞思科是计算机行业的超级新生力量和互联网真正的王者,钱伯斯是“地球上最好的首席执行官”。
钱伯斯登上《财富》杂志封面
事实上,钱伯斯和思科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大并购规模,不仅得益于自身的管理能力,还有大环境的帮助。
当时互联网飞速发展,科技股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因此,大量资金流向思科这样的科技公司,不仅推高了股价,还形成了泡沫。
正是因为有这些资本的“帮助”,钱伯斯才能花大笔资金进行收购。
█ 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扩张路线
无论如何,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来看,思科的疯狂收购确实帮助其构建了空前庞大的业务版图和琳琅满目的产品体系。他们的触角几乎触及信息技术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不妨站在产品的角度来看看思科在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路线图是如何发展的。
1990年思科上市时,它还是一家以AGS产品为主的路由器制造商。
1993年1月,思科推出Cisco 7000路由器。
路由器
该路由器的转发性能为每秒11万个数据包,比之前的“AGS+”路由器提高了50%。
此外,它还包括冗余电源、热插拔线卡和内存,方便软件升级,并支持SNA、IPX和IP等多协议。它是第一个真正的运营商级路由器。
当时美国MCI公司和(太平洋贝尔)公司都是用户。他们使用这个路由器构建了自己的基础互联网网络。
1993年6月,思科针对低端市场推出了Cisco 2000路由器系列,主要面向中小企业。
思科 2000 路由器
在改进路由器技术的同时,如上所述,思科还通过收购进入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并逐渐成为领先公司。
20世纪90年代,ATM和帧中继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ATM技术与IP技术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思科保留这些技术,有的是通过自研,有的是通过并购。
1996年4月,思科以46.7亿美元收购了他们,以获得他们的ATM和帧中继广域网交换设备技术。
当时,许多电信运营商正在基于ATM和帧中继技术来提高网络容量。借助收购,思科也将市场从传统的政企客户(大公司、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和教育机构)扩展到运营商领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字用户线路(DSL)设备和IP电话服务蓬勃发展,思科收购了多家相关公司。 DSL和IP语音技术为思科后来进入新兴网络领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思科 DSL 设备
1997年,Cisco 12000系列路由器首次推出,处理能力为每秒250万个数据包,专门为支持大型电信公司的“骨干网络”动脉而设计,显着提高了互联网的性能和可靠性。
系列路由器
1999年,思科增加了两个新兴的收购领域:光纤网络和。
在此期间,电信运营商重点建设光纤网络并扩大网络容量,以应对语音、视频和数据的大量需求。思科也做出了相应的投资和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思科当时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生态建设。
著名的思科认证是思科于1997年10月正式推出的。
这个认证在早期含金量非常高,往往意味着高科技的好处,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
CCIE证书,曾经是无数IT失败者的梦想
█2001-2005:跌落神坛,围攻对手
进入2000年,思科终于达到了巅峰。
当时,思科的市场份额高达69%,其网络路由器市场份额超过85%。微软、英特尔的处理器、思科的网络设备被世人称为系统,代表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三大标准。
2000年3月27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思科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5550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最有价值的公司。思科股票的日交易量一度超过整个上海股市。
事情到了极点就必须逆转;当他们达到顶峰时,他们必然会衰落。很快,思科迎来了最黑暗的时刻。
2001年,全球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给包括思科在内的众多科技公司带来沉重打击。思科市值一度从5792亿美元跌至1642亿美元(跌幅达三分之二)。
为了扭转颓势,2001年4月,发誓绝不裁员的钱伯斯迈出了残酷的一步,不仅注销了22亿美元的过剩库存,还裁掉了18%,即8500人。
与此同时,他将自己的薪水降低到每年一美元,成为全球薪酬最低的CEO。 (后来这个做法被很多CEO效仿。)
伴随着裁员和降薪,钱伯斯开始审视自己的盲目扩张策略。他将思科的50个产品线削减了20%,对剩余产品进行了修改以减少其所需的零部件数量,并将供应商数量减少了60%。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给思科带来了惨重损失。但毕竟思科的根基还在,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也逐渐回到了正轨。
这时,钱伯斯突然发现,他的竞争对手“突然”多了。
2000年之前,思科是绝对的市场领导者,在其领域基本没有竞争对手。能够对其构成威胁的少数公司是阿尔卡特、朗讯和北电。
2000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之后,华为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思科的地位。
瞻博网络( )是一家年轻的公司,成立于 1996 年。
1998年,它发布了操作系统JUNOS,随后发布了第一款产品M40路由器。该产品将年收入增加至 1 亿美元,并占据 15% 的市场份额。
2000年正式上市,推出增强型核心路由器M-160,成为思科在高端路由器领域的死敌。
更让思科害怕的是来自中国的科技新力量华为。
1995年,华为在北京成立研究院,开始投资运营商路由器市场。 2000年,华为发布了中国第一台高端路由器,标志着其核心路由器产品能力的开始。
2002年,华为在国内一系列重大项目招标中接连击败思科,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国际上,华为也做出了大胆的举动。
2002年6月,华为首次正式亮相美国亚特兰大电信设备展。华为展示的数据产品具有与思科产品相当的性能,但价格比竞争对手低20%至50%。
华为还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发布了极具挑战性的广告:“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价格”。
据称,钱伯斯当时在华为展台停留了十多分钟,没有透露任何信息,详细询问了华为全系列路由器的技术状况。华为工作人员并没有认出钱伯斯,而是尽力解释和介绍他。
在意识到华为是一个严重威胁后,钱伯斯迅速开始实施自己的打压计划。他想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法律途径。
于是,就有了后来著名的华为和思科的“世纪诉讼”。
关于这起诉讼的过程我就不详细说了。最终,2004年7月28日,华为与思科达成和解协议,终止诉讼。
该诉讼帮助华为赢得了全球知名度。后来华为发展更快,不断蚕食思科的市场份额。华为与3COM联合成立的H3C(华为3COM)也对思科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2006-2011:进入消费市场
2006年,钱伯斯重新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开始品牌重塑计划。
今年,思科发起了“The Human(人类未来)”品牌活动,并将公司名称从“Cisco”更改为“Cisco”,旨在转型为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消费品牌。
钱伯斯认为,思科需要将其企业形象从软硬件技术供应商转变为改变世界和人们沟通方式的公司,成为通信和协作技术(VoIP、视频会议、在线协作)领域的领导者。
为此,思科还专门创建了(灵石)品牌来生产家庭网络消费产品。
他们还针对网络会议和音视频会议电话做出了规划,并推出了后来的知名产品,如网真()和WebEx。
网真,视频会议系统的先驱
2005年,思科以69亿美元收购了这家机顶盒制造商,以加强其视频流技术。
2008年,思科营业收入达到395亿美元,在全球拥有超过65,000名员工。
2009年,思科以5.9亿美元收购了摄像头制造商Pure。该公司以生产翻转摄像机而闻名。思科打算无缝连接这些相机,以便用户可以轻松分享他们的照片。
翻转摄像机
然而,随着的崛起,这个想法很快就破灭了。
2011年,由于残酷的市场竞争,思科的运营再次陷入困境。无奈之下,他们被迫裁员3000人,并削减10亿美元的开支。今年,他们计划将机顶盒制造工厂出售给富士康。
█2012年至今:战略转型,寻找商机
2012年,思科制定了新的目标,在互联网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进行拓展,力争将自己转型为一流的IT公司。
那段时间,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带动网络流量呈几何级增长,给运营商网络带来巨大压力。
于是,大带宽、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更易于操作、维护和扩展的设备开始取代旧设备。通信网络已进入密集更新迭代阶段。
奇怪的是,现阶段思科的设备频频出现“故障”。思科产品漏洞和后门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开始加强通信网络设备的国产替代,华为、中兴、H3C、烽火等公司的传输和数据通信产品开始成为主流。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基本都知道了。这种替代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
全球路由器市场份额变化(2010-2019)
2012年7月,思科以50亿美元收购了电视软件开发商NDS。
2013年,思科系统公司深受裁员和产品“后门”的困扰,日子过得十分坎坷。不过,这并不妨碍钱伯斯登上《福布斯》杂志的封面。
今年,思科开始推广物联网概念,并推出了全新的“明天从这里开始”活动:“今天,世界上99%以上的地方仍然没有连接到互联网。但我们正在努力。”
今年,思科再次更换标志
2014年,思科再次宣布裁员6000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8%。
2015年5月,执掌思科20年的约翰·钱伯斯宣布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但继续留任董事长),将职位交给时任高级副总裁查克·罗宾斯(Chuck)。思科由此进入罗宾斯时代。
查克·罗宾斯
罗宾斯上任后,为了拯救公司,他开始逐步退出个人和家庭消费市场,回归系统网络设备。
2015年左右,思科剥离了其电视机顶盒和电缆调制解调器业务,并将其家庭路由器部门出售给贝尔金国际公司。
此外,罗宾斯开始关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根据罗宾斯的愿景,思科需要从一家以硬件为基础的公司转型为一家以软件和服务为中心的公司。
罗宾斯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罗宾斯接任CEO后,总共收购了19家公司。其中,只有一家是硬件公司,其余都是软件公司,涵盖SDN、云、安全、物联网等领域。
近年来,思科持续进行频繁的并购,还推出了一些新的网络设备、云和SaaS服务、分析平台以及机器学习应用程序。
这些举措是否能帮助思科重拾昔日辉煌还有待观察。
█结论
最新数据显示,思科2021年全年营收为498亿美元,净利润为105.9亿美元。这个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思科这个老牌巨头,依然是牌桌上的重量级玩家。
回顾思科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是一家伟大而传奇的公司。
短短几十年间,为全球通信网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很多技术至今仍在互联网上使用,支撑着无数的流量和业务。
如此庞大的公司,经历过辉煌的时刻,也经历过痛苦悲伤的岁月。他见证了全球互联网的兴起和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思科股价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