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0

著名小说家徐光耀:小兵张嘎诞生于郁闷的日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02
发表于 2024-9-26 23: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光耀

1925年2月出生,笔名岳峰。河北省雄县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起任随军记者、军队报社编辑。1947年到解放区,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八个月。1950年入中央文学院学习,1953年初毕业,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3年至1956年回家乡以带军职作家身份办初级农业合作社。1949年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军籍,剥夺军衔,降职、减薪。他被下放到河北保定农场劳动改造,在那里过着十分压抑的生活。正是在保定,《小兵张嘎》诞生了。1958年,他创作了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和同名电影剧本。小说被译成英文、印地语、意大利语、蒙萨语、德语、泰语、阿拉伯语、韩语、塞尔维亚语等多种文字。电影《小兵张嘎》出色地塑造了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爱国青年张嘎这一人物形象,受到影视界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影片上映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艺创作奖一等奖。1959年后,他在保定市文联工作。 1981年调入河北省文联工作,1983年7月至1986年12月任党委书记,1986年12月至1996年10月任河北省文联主席,曾任中国文联第四届主席、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作品有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四百条命》《少年灾星》等,长篇小说《平原之火》等,短篇小说集《树与莺》《仰望》等。著作颇丰,有《日莲》《我的喜剧》等,小说集《徐光耀小说选》等。他崇尚生活本身的朴素之美,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火烧平原》被译成日语、捷克语、英语、蒙古语等多种语言,他还担任过编剧,有四部电影剧本被拍成电影,分别是《小兵张嘎》、《新兵马强》、《王日莲》和《我的亲人呢》。

可回溯的历史坐标

——徐光耀

文|王肃

今年(2009年)12月,是河北省文联成立60周年。在文联庆生日的前夕,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去看望文联老领导、作家徐光耀。听说徐先生性格刚烈,如今年纪大了,不轻易与人交往,很多领导很多活动都请不上他,很多记者也采访不到他。我倒是有点心情想试试,就冒昧地问了问他。我给徐先生打电话,告诉他有三件事要拜托他,一是把我和徐先生以前在活动上的合影寄给他,一是把我写的关于铁凝作品的书寄给他,二是公事上的事。文联成立60周年,我代表文联去看望老领导。徐先生同意了我们的到来,高兴地说:“下午来吧。”我非常高兴,下午就带着生日蛋糕兴奋地去了。

我们一拍即合,聊得非常开心,但最后却差点被徐光耀先生的家人赶了出去。因为聊着聊着,我们忘记了时间,一聊就是将近一个小时。对于一个84岁的老人来说,虽然只是闲聊,但已经很疲惫了。我完全理解家人对徐先生身体健康的牵挂,因为短短一个小时的交谈,让我深深体会到,只要这些前辈们还健在,对我们这些后辈来说,就是大有裨益。他们是慰藉,是活生生的历史,是我们与历史的血脉相连。有了他们,我们才有机会与历史进行直接对话——他们的话语,他们的大师风范,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历史,也是沟通的手段。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既是警示,也是鼓励。



这种强烈的历史感,源自于我和徐先生在谈话中谈到的如下话题:

1.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徐光耀1981年调任河北省文联,担任了两年多的河北省文联党委书记,担任了11年的河北省文联主席,他带领和见证了河北省文联13年的历程。当时的文联书记、主席都不愿意辞职,要“努力工作”,但领导们知道,只要把他“逼”到那个位置上来,即使他一开始不愿意,也绝不会偷懒。为此,领导们把他留在了文联,一干就是13年。

回顾这不平凡的十三年,徐光耀谦虚地说:“我在文联的那段时间很平静,没有什么大的成绩,也没有犯过什么大的错误,大家都是主动努力工作。”整个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文联人以冷静的观察、热情的写作、理性的组织工作,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引导人生,为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滋养文艺、推动文化的双重作用。我理解,徐先生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政绩,而是为了凸显整个文联的作用。

让徐光耀印象最深的工作细节,是学习《邓小平文选》——“上级要求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我就组织大家学习,学习得非常好!”徐光耀首先是一个作家,但他也是军人出身,在军队里以作家的身份领导文联,这就意味着他要尽到作家的责任,履行公职。他担任文联书记、主席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依然胸怀大志,志向远大,不必鞭策自己,努力工作。

2. 文献

我知道徐先生答应会见我这个文联的“年轻同志”,不仅因为我们都是文联的人,还因为我对文学的热爱和研究。他看重的是文学本身。交谈中,他看着我发来的一本有关铁凝的书,谈到了铁凝。他说:“其实我在文学上并没有给她什么具体的帮助,只是铁凝视我为她的启蒙老师,因为我认出了她的第一篇小说《飞镰》。“河北的作家中,孙犁、梁斌、田建、徐光耀、铁凝等似乎形成了一个序列,老作家和年轻作家互相传授知识和技能,但从不居功自傲。这一点在徐先生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徐光耀之所以是徐光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的文学成就。他的小说《小兵张嘎》和他创作的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他艺术生命的长寿,体现在他74岁时写的散文集《昨夜西风凋了青树》,再一次延续了他的辉煌,并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一本独具特色、庄严的纪念性作品,出版于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翻开厚厚的五卷本选集,无论是《平原烈火》的铁骑,还是《小兵张嘎》的英雄传奇,笔下展开的都是一幅幅“从战争到和平”的生动历史画卷。

但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很不满意。他诚恳地说,他的作品只是记录了当时紧张的社会生活的表面,还没有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思想。他说:“你看,孙犁的小说是有思想的,哪怕是短篇小说,很多年以后你还是可以读到的,因为里面有思想。”徐老接着说:“孙犁说他晚年出版作品集的时候,不用修改早年写的文章。这是自信,自信来自于作品里的思想。只有思想,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徐老有些自信过度地说:“我觉得孙犁的小说很‘圆滑’,但你的作品却让我甚至闻到了硝烟味。”徐老点头表示同意,“是的,那时候我把战争看成乐趣,我是一个‘战争贩子’——我一生都在歌颂战争。”我趁机问起他对战争的看法,这引起了他的回忆和感慨。



3.战争

按照老派的说法,徐光耀可谓文武双全,能拿笔能拿枪,确实可谓“身经百战”。他说:“说我打过几百场仗,一点也不夸张,1944年我统计过,打过大大小小的73场仗,以后又参加了二三十场战斗。”接着他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起他几次濒死的经历——在金县的一次战斗中,他的棉袄被日本鬼子撕破了,一颗子弹从他耳朵边飞过。在攻打保定定兴县南门时,他用来护脸的砖头被对面的国民党部队打碎了,头上落了一层泥土——两次都是敌军的狙击手瞄准他的头部,而他连伤都没有伤到,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老徐乐观地说,在几百场战斗中,他只是中了敌方的毒气,毒气可能留在那里太久了,失去了一些效力,眼睛也只是红红的、痒痒的,一天下来就没事了。我从未认为这是伤痛。是的,上帝一定保佑了这个身经百战的河北人,并赋予了他另一个更神圣的使命——让他用笔记录下这段旅程。艰辛与辉煌——这就是人们如此善待他的原因。

我问徐先生战争期间怕不怕死,他说:“见过这么多次,现在不怕了。有一次我睡在干草堆上,一个伤兵过来把他放在我旁边的草地上,一直等到半夜。我醒来后,摸到他的身体,冰凉的。当时我没觉得害怕,只觉得又有一个战友死了。”

当问到他对今天战争的看法时,他颇为感慨。他说,现在一提到战争,战争就是残酷的、非人道的、破坏性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都要反对。文艺界也是用这种观点。我并没有批评这种观点,因为现在是和平时期,和平稳定是第一位的,歌颂和平是必须的。八路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很强,这是光荣的传统,要立功、要当模范、要当战斗英雄。当时八路军总是处于敌强我弱的局面,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打胜仗。

就这样,徐光耀在战争中成长,在战争中成熟,在战争中学会了乐观,懂得了正义;乐观与正义被写进他辉煌的作品,赋予他笔下的人物(如战士张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永不放弃的奋斗。今天,我们或许不再需要浴血奋战,不再需要面对生死,但现代军人徐三多的“永不放弃,永不言败”不正是昔日的革命精神吗?在今天的演绎中又如何呢?

看到徐光耀这样的前辈,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老作家,我们心疼,也敬佩他们那种老而弥坚或力求刚强的精神状态。想到生命流逝的速度,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徐光耀等人是我们没有远去却即将远去的历史,也是我们文化传承和精神延续的清晰的文化历史坐标。“在刺刀边上滚滚而来的日子”,没有时间去想一切,所以所谓的“没有思想”也是情有可原的。现在,我明白了,“有思想”是一代老革命作家对自己作品不断精益求精的要求,也是他们对我们今天文艺的希望。今天,站在60年历史的节点上,我们回首他们,满怀敬意;面对他们,我们静下心来,沉淀下来,努力让他们的愿望成真。

写于2009年河北省文联成立60周年之际,有删减。

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小兵张嘎的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9:18 , Processed in 0.1771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