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广州市科技局新年计划书:强化科技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971
发表于 2024-11-13 2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市科技局新年“计划”

1.增强国家战略科技能力

打造以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主导的强大“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集聚更多大型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更好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重点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工业软件等领域持续开展研究,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地,进一步强化人才政策精准度,汇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人才走上高层次人才发展之路。发挥带头作用。

四、加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优化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创业、投贷、融”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激励体系成果,打造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首选。



航拍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陈有子 摄

广州市十二大提出,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打造科技创新源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促进高水平发展。科技自立、自力更生。广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龚洪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将围绕市十二大工作任务,推动广州从一座城市迈向一个开放型城市。科研资源向科技创新强的城市倾斜。

彰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引擎作用

注重创新就是注重发展,谋求创新就是谋求未来。近年来,广州创新活力不断爆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取得重大突破。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投入运行。人体细胞谱系和冷泉生态系统已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21个和256个,分别占全省的70%和60%。创新生态环境显着优化,科技信用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银行发放企业贷款超过500亿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2万家,是2015年的6倍;技术合同成交额2413亿元,是2015年的9倍。

“广州市十二大为市科技局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龚洪武表示,市科技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十二大工作任务,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 不断增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引擎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点为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打造科技创新源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研资源城市向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

一是加快建设以“一区三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轴,努力把“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的王牌军”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主动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力争取得更大突破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工业软件等领域;三是构建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企业支撑体系,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保障安全稳定、具有独立自主的产业链、供应链。可控的创新链;四是优化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完善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战略支点建立;五是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打造城市“第三中轴”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表示,市科技部门要围绕全省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监测指标体系,分解工作目标,压实工作责任,有效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周转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孵化孵化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自主核心技术研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与金融融合。 。

首先,我们要振奋精神,充分认清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稳中求进,做我们想做的、能做的、成功的、不做任何事的。麻烦。同时,要思考、把握规则,加强上下联动、左右协作,切实做好“放权、放权、放权、放权、放权、放权、放权”工作。科技领域“放管服”。此外,突出重点,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实,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全力以赴突出重点任务。

记者了解到,市科技局正围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目标,以“一区三市”为核心,打造贯穿南北的科技创新轴成为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市第三中学的中坚力量。轴支撑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发展。围绕这个“中轴”,完善鼓励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努力实现从“0”到“1”的多项突破。

人才是第一资源。市科技局提出,依托大院、大所、大设施、大平台优势,汇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人才领军、发挥引领作用。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评价机制,建设南沙国际人才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着力营造“使能远近、留住人”的人才发展环境”。

此外,我们还将着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聚集更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投和创投机构,用好广州市科技创新基金的基金,构建“创业型”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 “投贷融”,融为一体“想创业就来广州,想创新就来广州”。



回顾过去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20:05 , Processed in 0.0674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