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宝宝体温的秘密:科学育儿后援团为你解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748
发表于 2024-11-15 03: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的家庭育儿

数百名儿科专家为您提供科学育儿的支持团队!

☝要为宝宝阅读有用的文章和听催眠故事,请单击左侧的绿色按钮

婴儿的世界就像一个谜。父母需要理解宝宝的每一次哭声和每一个小动作。就连他们的体温也和我们成年人不同。

面对宝宝的体温,家长们都会有各种担忧:

宝宝的体温比早上高。需要退烧吗?

你是不是测错了?温度计种类繁多,那么如何测量呢?

宝宝发烧了,两种退烧药该怎么吃?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宝宝体温中隐藏的秘密,免得以后宝宝体温变化时你也不必惊慌!

宝宝体温略有波动是正常现象

宝宝的正常体温是36-37.8℃。由于宝宝的新陈代谢和心率都比成人快,因此宝宝的体温通常会比成人略高。

平均口腔体温为37℃,腋窝体温比口腔体温低0.5-1℃,直肠体温比口腔体温高0.5-1℃。

但这些数字并不完全准确。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正常体温,体温每天可能会上下波动1-1.5℃。

影响宝宝体温的因素包括年龄、活动程度、情绪和一天中的时间:孩子越小,体温越高,活动程度越大,体温越高,体温也越高当情绪激动时。

每个孩子的体温在下午和晚上之间最高,在午夜和第二天早上之间最低。

测量体温也要在对的时间、地点、人群进行

直肠温度:

低烧体温37.2-38.3℃

中度发烧,体温38.4-39.4℃

高烧体温高于39.5℃

口腔体温比直肠温度低0.5-1℃(低热不高于38℃,中热不高于39℃,高热高于39℃)。

腋下温度比口腔体温低0.5-1℃(大致为低热不高于37.5℃,中热不高于38.5℃,高于38.5℃为高热)。

耳部温度和额头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权威儿科指南并没有专门提及。但如果临床发现高于37.5°C,则应观察并在孩子安静时再次进行检测。体温高于38.5°C应视为发烧。

温度计那么多,到底靠谱吗?

美国儿科学会不推荐使用水银体温计,因为一旦破裂,里面的水银会挥发并被人体吸入,引起中毒。

数字电子温度计是更好的选择。数字电子温度计可以测量孩子的口腔和直肠温度。

电子温度计比其他类型的温度计更准确。

颞动脉温度计使用红外扫描仪来测量颞动脉的温度。颞动脉穿过前额,靠近皮肤。这是测量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最实用的方法。操作方便,尤其是在孩子睡着的时候。

最近的研究发现,对于 3 个月以下的儿童也是如此。

尖端:

一般来说,直肠温度和口腔温度比较准确,直肠温度是金标准。

在家使用时,建议4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口腔温度,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肛门温度。使用时要注意对体温计进行标记,如“肛门”、“口腔”等,以免混淆。

在医院或者公共场所,基本上都会选择耳温计或者颞动脉温度计。

无论哪种类型的温度计,通常在每次使用前用温肥皂水或酒精清洁温度计并用清水冲洗。

如果我的宝宝发烧,我什么时候应该服用退烧药?

除非您的孩子身体非常不适,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或者有与发烧相关的癫痫病史,否则稍微高一点的体温不太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

仅当体温超过38.5°C时才使用退烧药。

2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或布洛芬(美林)。

如今,不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一起或交替使用来给小儿退烧,也不建议同时使用感冒药和退烧药。

所谓复方感冒药就是广告中常见的:小葵花***、*克、***感冒灵冲剂、*+黑等。

① 儿童:

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剂量为每次 15 mg/kg,服药间隔至少 6 小时。

建议对该药物过敏的儿童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儿童禁用对乙酰氨基酚。

② 成人:

对乙酰氨基酚的摄入量一次不超过500毫克,每日最大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疗程不超过3天。

成人一次性服用10~15g(150~250mg/kg)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肝毒性; 20~25g或更高剂量可能致命。

如果您的孩子发烧超过 24-48 小时,看起来非常烦躁、不适或有其他伴随症状,他或她需要去看医生。

退烧后,吃好喝好更重要!

一、注意补水

宝宝可以用专用喂药器(如退烧药美林的滴管)喂食,一次一滴(每滴1-2ml);

其次,补充食物

①尚未添加辅食的婴儿应多喝牛奶和水。婴幼儿和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喝米粥和少油腻的面汤。

②购买口服补液盐(ORS),特别是高烧的宝宝以及服药时出汗较多的宝宝,避免高烧引起脱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4 13:55 , Processed in 0.0776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