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宝宝喂养困难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748
发表于 2024-11-15 05: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指导专家:郭勇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在妈妈群里,经常看到很多妈妈为孩子喂养困难而烦恼:“妈妈要上班,宝宝不接受奶瓶”、“孩子不喜欢吃辅食”、“孩子不能咀嚼稍微大一点的肉”“烂了,无法下咽”“孩子特别挑食”……“吃不好”,那么孩子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营养不足,生长发育不良、身体素质差……让家长着急。

喂养困难常常发生在婴幼儿的食物过渡期,比如刚从母乳喂养转为配方奶喂养时、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孩子开始独立进食时等。据悉,约有25%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存在喂养相关问题,但大多数实际上只是轻微的喂养困难,甚至只是一些被误解的喂养困难。只有1%-5%的幼儿有喂养障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可能受到影响,这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食欲不振?部分原因可能是家长过于担心和焦虑!

您的孩子对食物不感兴趣吗?有些被父母认为“没胃口”的孩子,实际上可能并不是喂养问题,而可能是父母过度担心、焦虑造成的。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吃得太少,是因为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了解不够。一般来说,孩子的食量大致与体重有关。有些较小的孩子吃的可能会稍微少一些,但是他们吃的食物其实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了。生长速度还与食物摄入量有关。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出生后3个月内,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快,所以他们的需求会更高。后来,随着生长速度减慢,食欲也可能会下降。因此,遇到对食物不感兴趣的孩子时,家长不妨先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学会倾听和观察孩子自己表达的“我饿了”、“我吃饱了”等信号,而不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孩子“吃得太少”了!



真正患有厌食症的孩子,大致有两类。一是精力旺盛、厌食的孩子。他们通常精力充沛、活跃,对其他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远大于对食物的兴趣。食量的减少多发生在向“独立进食”的过渡阶段。他们吃饭时往往坐不住,或者要边玩边看手机、电视等才能吃饭。吃一顿饭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对于这类孩子,家长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他们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用餐规则,让孩子在“不那么诱惑”的环境中吃饭。同时,应尽量将孩子的用餐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一天的进餐次数(包括零食)不宜过多。每天最多安排5顿饭,每顿饭之间除了喝水外不要吃任何东西。

另一种是冷漠、厌食的儿童。这些孩子不仅对食物和环境缺乏兴趣,而且很少与家庭照顾者互动,缺乏眼神交流,或者情绪低落。这些孩子往往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需要早期干预。如果营养状况严重,甚至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对食物挑剔吗?或者可能与孩子的“新奇”有关!

孩子不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吗?很多被家长误认为挑食的现象,可能都与孩子的“新奇”有关。所谓“新奇”,就是婴幼儿饮食技能发展过程中不愿意尝试新食物的心理。这是婴幼儿的一个发育过程。这是一种正常行为,通常在1岁左右开始,在18至24个月大时达到高峰期,然后逐渐消失。婴儿早期对新事物的拒绝实际上是一种适应性保护功能,但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机会(通常8-15次)在愉快的环境中尝试新食物,那么他们就会从中成长。从一开始的拒绝,到慢慢的接受。因此,家长对这种“挑食”的孩子应该多一些耐心,通过改变烹饪方法、改变食物的质地、形状或颜色等方式让孩子多尝试,而不是因为孩子拒绝几次就放弃尝试。起初。不建议家长强行将这种食物添加到食物中。不愉快的用餐经历只会让孩子对这种食物更加抵触。

害怕吃饭?或者与不愉快的饮食经历有关!



如果孩子在吃某种食物时有过不愉快的进食经历,比如噎住、呕吐、被强行灌食等,那么当他们再次吃那种食物时,就会因为害怕这种食物而产生抗拒。行为上,畏食大多是拒绝吃固体食物。

因此,在给孩子喂食时,不建议在孩子半睡半醒时喂食,也不建议家长采取惊吓、强行喂食等不良喂养行为。给孩子的食物要根据孩子的发育特点,由细到粗,从流质食物→泥状食物→颗粒状食物→软质食物→脆脆的固体食物→普通固体食物慢慢过渡。

总之,造成孩子喂养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喂养困难,特别是生长发育、神经运动发育受到影响时,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只有明确原因,才能让宝宝更快走出“喂养困境”。

(通讯员:林慧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4 13:03 , Processed in 0.0743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