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高校就业季现简历造假比拼,注水文凭危害社会公平正义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892
发表于 2024-11-18 16: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生会干事变干部、共青团员转眼变共产党员、名校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成为名牌大学毕业生……又到了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已经成为一些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公开事件。秘密,甚至竞争欺诈。

记者连日来多场校园招聘会上发现,部分大学生的求职焦虑并未缓解。一些毕业生认为“浇水”简历的成本低且难以验证,因此“铤而走险”。通过“作弊”获得的工作不稳定。这种不正之风的蔓延,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也严重危害社会公平正义。

“推销自己”,把简历打扮得“高调”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企业减少招聘,找工作不难吗?”在一些校园招聘会上,不少大学毕业生深刻感受到了今年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在招收时直接注明“学生干部优先”,有的单位对报考人员的政治面貌作出明确规定。

谁想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呢?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毕业生为了争夺就业机会,夸大简历上的信息,给简历“注水”。甚至有人在应届生论坛上认为“如果你的简历不是假的,那你就彻底傻了”。

——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党员。国际关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魏斌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学生明明是共青团员,但简历却把他们列为中共党员。学生政治观改变的案例有三到五起。

——《推销自己》。北京语言大学吴姓辅导员表示,有的学生原本是学生会某部门的干事,但简历上却被列为学生会某部门的部长。有的学生明明是某些院系的部长,却写着自己是学生会主席。拥有类似夸张简历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简历中虚报学历。萧生原本是戏剧学校的学生。在参加北京某知名大学的短期培训后,他在简历中写到,自己是该校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当他进入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却被发现伪造信息时,他“如愿以偿”。他最终被雇主解雇了。 。

——简历“无中生有”。北京大学生小天说,女友曾捏造自己在某知名公司的实习经历,包括职位、工作内容、表现等。 “为了让编造的实习经历显得更加真实,我还和她一起查阅了相关网站和行业信息,熟悉公司业务。”



黑龙江万家宝鲜奶(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程玉佳表示,毕业生简历中“浇水”较多。 “在我接触过的简历中,平均五分之一是有问题或虚假的。” ”

由于人们不想投入工作,投机变得越来越流行

如今,当我们谈论“大学生找工作难”时,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心态和对经济转型、职业选择变化的情感反应。在就业压力下,很多同学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想让自己的简历显得“更高”。有的人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弥补自己的短板,于是就给简历“注水”,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符合用人单位的简历筛选标准。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家兴表示:“很多毕业生并不缺乏寻找实习机会的能力,只是想获得实习经验却不愿意投入到工作中。这说明他们有侥幸心理和诚信观念淡薄。”

核实简历的高昂成本助长了投机行为。 “如果每个毕业生的简历信息都经过核实,成本就太高了。”程雨佳说,有时招聘四五个人时,会提交四五百份简历。如果他们一一核实,人力资源部门就不需要这样做。没有别的了。

采访中,部分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表示,部分简历的“实习经历”一栏明显加盖了相关单位的公章。因此,即使简历被“浇水”,简历上也不会有任何可疑之处,用人单位也不可能给每个人打电话去核实。 ,很难辨别实习经历的真伪。

“浇水”简历中的不诚实成本很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吴凡表示,由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机制,社会上也缺乏统一的诚信数据库,求职者一旦简历被发现被“浇水”,顶多失去当前工作机会,不影响以后找工作。给简历“浇水”的成本很低。

学校似乎也无法监督学生的求职。成都信息科技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徐姓老师表示,学校坚决反对简历“注水”问题。然而,大部分学生提交的简历并没有经过老师的验证。目前,学校没有办法阻止毕业生用“淡化”简历来申请工作。他们只能敦促学生使用真实的简历。



不给荣耀“注水”,坚守诚信原则

有些职位是学生很挑剔但不想接受的;他们喜欢的岗位或单位从员工数量上看明显在萎缩。教育专家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数量不足,而是结构性矛盾。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也必须转变,不可能‘人人都是白领,人人都坐在办公室’。”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调整心态,树立现实的择业观和创业观。看法。只有将个人就业愿望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就业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开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赵锐表示,有学生参与了这种简历“注水”行为,已形成不正之风。用虚假简历获得工作机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不公平。企业招聘的名额有限,真正有能力的学生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工作机会。

简历“注水”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固始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专员丁莉表示,用人单位投入人力、物力来核实简历的真实性。有些求职者在最后签约阶段甚至招聘结束后发现简历信息不准确。造成资源浪费。

赵瑞政认为,简历“浇水”不是一件小事,违背了我国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失信文化一旦在学校乃至社会蔓延,就会损害其他竞争者和用人单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吴凡建议,目前,针对毕业舞弊,多数用人单位发现后与求职者解除合同,相关处罚措施也没有完全跟进。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对简历进行审核审核,从源头上堵住简历“注水”;同时,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曝光失信行为,建立人才交流中心求职者“黑名单”制度。方便雇主查询,减少不诚实行为。

新华社哈尔滨1月5日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4 19:01 , Processed in 0.0602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