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 2016-2020 五年发展规划:打造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892
发表于 2024-11-19 12: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讨论稿)

为加快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科学发展,逐步增强综合实力,切实提升我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构建与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广大人民群众。根据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扬府发〔2015〕49号)精神。 70号文),“十三五”期间,射阳湖中心卫生院建设成为宝应县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并成功创建为二级综合医院。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射阳湖中心卫生院2016年至2020年五年发展规划。规划。

一、规划依据及面临形势

射阳湖中心卫生院现状:宝应县射阳湖镇位于宝应县东郊。是扬州市重点中心镇。位于泰州、盐城、淮安、扬州交界处。人口9.3万,人口2万多人。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占地5亩,建筑面积4880平方米。下设水司分院、天平分院和17个村卫生室。现有职工116人,乡村医生80人,开放床位80张。 2015年完成门诊9.8万人次,住院2460人次,手术600台次,业务额1500万元。 “十二五”期间,我院连续五年荣获“宝应县卫生系统目标综合管理考核第一名”,成为县“亲情服务、精细管理”示范单位。宝应县并拥有“扬州市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扬州市120个急救点”、“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江苏省百家人民满意基层医疗机构”、“全国首批“人民满意乡镇卫生院”。我院中医科为“江苏省中医示范科室”,消化内科为专科创建单位在市或乡镇卫生院。

主要矛盾:一是现有医疗发展空间有限、住房面积严重不足与医院发展空间需求日益增大之间的矛盾;二是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和诊疗范围限制与医院功能完善之间的矛盾。三是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

面对现状:

机遇: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十三五”深化基层医疗改革明确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基层首诊”的分级诊疗机制分级、双向转诊、急慢病分开治疗、上下联动”并部署实施;扬州市启动射阳湖中心卫生院等18家医院规划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规划,投入市财政补助资金2000万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市卫生计生委将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定位为二级综合医院。这些政策背景都在规划中得到了体现。羊湖卫生院力争迎来难得的历史升级机遇。

挑战:“十三五”期间,全院动员、参与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和真正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历史性跨越。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按照随着扬州市政府《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十三五”期间,将射阳湖中心卫生院建设成为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二级综合医院,推动射阳湖健康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历史高度。

三、基本原则:

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发展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在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让创新成为发展源泉;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始终坚持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公益性质,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医疗卫生工作,保证医院和村卫生室同步发展,处理好区域中心和一般乡镇卫生院的职能分工和协作关系;

四是开放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利用“县乡医疗联合体”和扬州市“三甲医院对口支援”等机遇,用更加开放的心态“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区域中心建设发展。步伐。

五是共享发展,强化区域中心覆盖范围内农村居民就医的“获得感”,不断提高中心员工的幸福指数。

四、发展目标

定性目标:达到二级医院的硬件标准和服务功能,创建二级综合性医院,成为辐射周边地区近25万人的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量化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规划建设,科室设置符合二级医院要求。

2、设备投入:按照二级医院标准配置相关诊疗设备,购置电子肠镜、腹腔镜、膀胱镜、免疫发光、C型臂机、核磁共振等先进诊疗设备。

3、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二级医院的要求配置医务人员。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到150人,其中90%以上为本科学历临床医师,90%以上为护理助理。引进本科一年级学生不少于10名。中级职称占50%以上,副高级职称占15%以上。

4、业务能力:到2020年,年门诊量达到15万人次,年住院量达到6000人次。年业务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到2020年,年业务量将达到3000万例,手术量达到1200例。

5、特色科室和重点科室建设:一是配备一切必要的二级科室(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骨科、肛肠科、泌尿内科等);二是创建2个省级特色科室(消化内科、肛肠外科)、1个省级示范科室(中医)、2个市级特色科室(神经内科、腹腔镜外科);三、形成两个专科疾病特点(小儿美容切口疝、精致包皮包皮环切术)。

五、重点任务:

1、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需要得到镇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区域中心建设规划必须留有未来发展空间,完全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作为今后二级医院考核的依据。良好的硬件准备。占地面积不少于25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预计建设总成本4000万元,将于2017年7月前投入使用。

2、专科建设:明确消化内科、肛肠科为我院省、乡镇卫生院专科创建单位。

胃肠病学创建:

负责人:鞠敏君

保障措施:一是成立创建组织,细化职责分工;二是对照创作标准,狠抓落实;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 2016年,成立“消化病名医陈超工作室”,安排鞠敏君同志到三甲医院(苏北医院)进修胃镜、电子肠镜培训。他与县人民医院消化科签署了培训目标责任书并签署了对口支持协议。四是出台专门科室人才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五是设备投资。 2017年购买电子结肠镜和治疗性胃镜设备,计划开展治疗性胃镜和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诊断。

时间要求:2016年或2017年之前创建。

肛肠科创建:

负责人:潘恒革

保障措施: 1、建立创建组织,细化职责分工; 2、对比创作标准,狠抓落实; 3、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 2016年完成肛肠科周边特殊科室(苏州铜锣、淮阴棉棉、宝应县中医院)的调研学习,安排潘恒革同志到三甲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医学)学习肛肠科,并签订升学目标责任书; 4、建立专门部门引进新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5、设备投资:购置肛肠检查、治疗设备等。

时间要求:2017年或2018年之前创建。

3、人才梯队建设

一是简介。计划5年内招收临床本科生10人,专科生5人,护理专业本科生20人,公共卫生专业5人,影像专业3人,麻醉专业2人。

二是培训。制定《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确保45岁以下的每个人都能通过基础理论和适用技术。

三是进一步学习。制定《人才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第四是治疗。制定人才职业规划、生活学习、福利待遇、绩效分配等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政策。

六、总体发展规划思路

1、注重政府主导,硬件设施投入。

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把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和二级医院创建作为射阳湖健康“十三五”重点工作目标,落实主体责任政府财政投入,确保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2、聚焦目标导向,年度计划落实到位:

以规划目标作为全院“十三五”期间工作的方向,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聚焦提升能力,推进核心任务到位:

我们始终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作为工作中心任务,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和特色科室建设,制定“名医院、名科室、名名科室”三大建设战略以“消化内科、肛肠科”为龙头。腹腔镜外科、神经内科、男科等以性科为支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为辅的专科建设体系,着力在专科疾病治疗上形成特色品牌,推出“美容小切口疝气、精致包皮环切、顽固性口臭采用中药、口腔溃疡等专项治疗方法,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实施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4、注重资源保护,分级诊疗到位:

高度重视全区农村居民就医流量统计分析,通过探索乡村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逐步建立乡村医生健康守门人体系。引导转诊作为承包服务的重要内容,将各村居民住院比例作为承包服务。服务重要考核指标将按月通报、定期考核,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区农村居民在中心住院治疗率达到60%。

5、注重医院文化,提高队伍素质:

我们始终把积极、仁爱、奉献、团结协作作为医院的主流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和教育全体医院员工秉承“厚德、包容、创新、求实”的医院精神”和“万物和谐,天道酬勤”。 “以医疗安全为核心、以质量控制为目标、以患者满意为宗旨”的价值理念和质量方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整个医院不断进步。

六、注重从严管理干部,带头作风:

我们始终把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教育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坚信“从严管理”是对干部最大的关怀,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高和增强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实现“十三五”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七、注重制度管理,确保运行机制到位:

继续深化实施医院、科室两级管理,强化科室主任负责制,以制度管理为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力抓手,制定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结合医院情况和更具可操作性,编制了《员工手册》,使该制度成为指导医务人员行为习惯的方向指南,为区域中心目标的实现提供管理保障。

八、关注社会公益,保障公众感受:

在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医院经营市场与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负担的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业政策。遵守管理规定,控制药品耗材比例,降低平均成本,通过创新技术增加合法经营收入,拓展服务空间,增加工作量,确保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国家医改“红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4 19:54 , Processed in 0.0623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