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北海天主堂略史:被遗忘的旧教堂,法国天主教在北海的遗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947
发表于 2024-11-19 2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城构成:北海天主教堂简史

在市人民电影院以北约100米处,有一座几乎被遗忘的老教堂,名叫“北海天主教堂”。是本世纪初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北海传播天主教的遗物。

法国天主教传入北海市大约始于1870年代末。起初,法国天主教会在东台街(今珠海东路)买地建房传教。光绪七年(1881年),宅邸迁至当时的广西银行后面(今中山东路百货商店)。民国七年(1918年),法国严神父(北海天主教堂第三任神父、工程师)设计并主持建造了一座建筑面积250平方米的西欧式教堂今天在主教的旧址上有几米。教会。

北海天主教堂钟楼

(解放前照片复印件)

教堂建筑分为三部分:前面的钟楼(三层);后面的钟楼(三层)。中间的祈祷厅;以及后面的祭坛室。四块拱墙中有12个拱门支撑着整个祈祷殿。拱墙的厚度为45厘米,外墙的扶壁同样厚实,使整个教堂显得坚固、坚固。这种建筑结构的历史根源是古罗马当时受到战争的影响,所以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了据点和堡垒,而教堂则成为了城市的防御工事或人们的庇护所。这种风格的教堂建筑在10世纪至12世纪的西欧被称为“罗马式”建筑。

其附属建筑为牧师楼,面积160平方米。它是一座两层画廊式西式建筑,位于教堂南约30米处。



北海天主教堂神父楼

(解放前照片复印件)

教堂建成后,祭坛室的正上方悬挂着路德圣母的浮雕雕像。这是因为信徒虽然信仰上帝(耶稣基督),但也尊敬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又因她曾“出现”在法国一个叫路德的小村庄,信徒们称这座教堂为“路德圣母”。

当时,大部分已成为基督徒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都居住在天主教堂附近。每个周日早上教堂的钟声一响,信徒们就会去教堂做礼拜,在牧师管风琴的伴奏下,唱颂上帝和圣母的赞美诗。 ,并聆听神对信徒的教导。这就是这些传播信仰的建筑如何年复一年地一遍又一遍地发挥其功能。

北海天主教堂祈祷厅和祭坛室俯视图

法国天主教在北海传播历史悠久。从1870年代至1950年代中期,堂区共有17名神父,其中法国神父11名,瑞士和爱尔兰神父各1名,以及1名中国神父。 4人。

弥撒结束后,信徒们走出教堂



(解放前照片复印件)

1956年北海天主教堂停止传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钟楼被毁。虽然教堂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拥挤,但它是天主教会在北海传教的历史见证,被誉为西欧的“罗马”。 “风”教堂建筑是从北海引进的文物,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993年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结尾

老城作曲

老城作文系列文章都是周德业老师写的。原文发表于《北海日报》(1997年7月28日)。北海市文物局摘编。转载须注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0 04:24 , Processed in 0.0671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