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iPhoneX 全面评测:开启智能手机下一个次元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5129
发表于 2024-9-29 1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产品:1 外观:全面屏终于终结“脸盲症”

前言:正如我们之前在系列评测中所说,纪念史蒂夫·乔布斯十周年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是未来的象征,它将开启智能手机的下一个维度。

天猫官方旗舰店提前预约

发布会后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苹果终于正式推出了。我们还有黑色 256GB 版本。库克称其为“未来的手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未来”是什么样子。在发布十周年这个特殊时刻,它能带来什么?全面屏、面部识别、AR到底是颠覆还是无关紧要,让我们在这篇综合评测中一起寻找答案。

■苹果综合评述

苹果的外观是最具视觉刺激的部分。它拥有一块5.8英寸异形OLED屏幕,分辨率为2436*1125像素。此外,苹果还配备了A11 处理器、3GB内存、后置垂直双摄像头。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尝尝外观。

▲苹果详细配置

◆外观:全面屏终结“脸盲症”

自2014年发布以来,一直到今年,苹果在设计上又恢复了所有的懒惰。当你把它握在手里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刚刚遇见的却太晚了。看来这个设计早就应该出现了。

▲左: 右:

整体设计可以用“圆润”来形容。手术级不锈钢框架与前后双层玻璃面板完美连接,过渡平滑。尺寸只比148g大一点,拿在手上的感觉不错,但是174g的重量拿在手上比148g重一些。这次你不用点亮屏幕也能感受到惊喜。正面的OLED屏幕一体感很强,除了听筒之外没有其他开孔。

▲前屏关闭

只有深空灰和银色两种颜色,不过两种颜色的前面板都是黑色,只有边框和背面颜色不同。银色版本的不锈钢边框具有镜面效果,而背面则为白色,具有金属质感。深空灰版本的不锈钢边框与背面颜色相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整体。另一种深空灰和深空灰版本不同,它更接近全黑,它和亮黑版本类似,它的黑色更接近深灰色。

▲苹果

不管“刘海”有多难看,你都愿意习惯

打开屏幕。虽然看过无数的渲染图,但当看到实体机时,刘海全面屏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全面屏是最大的亮点。 ,这也是最大的缺点。使用了大概半天,我就习惯了,甚至还觉得有点可爱。如果顶部使用黑色壁纸,就完全不会看到刘海的不和谐感。

▲苹果

虽然这次它采用了全面屏设计,但四周的边框并不窄。对比发现,和iPad两侧的边框相似。不过屏幕向四面延伸后,也带来了非常不错的屏占比和比较震撼的视觉效果。

▲苹果

圆润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打开屏幕后,“圆润”体现得淋漓尽致。屏幕与手机四个角一样的圆弧,圆润的刘海过渡,就连主页的 Dock 栏也变成了圆角。圆角矩形贯穿了整个手机的设计逻辑。

我们仔细看看“刘海”。这是缺陷最多的地方,但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地方。 Face ID、表情、人像光效都是通过刘海中集成的一堆传感器来实现的。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这些。在第二页谈论它。

▲苹果

刘海侵蚀了多少屏幕?如果我们沿着刘海底部画一条水平线,那么这条线正好穿过状态栏上的时间、Wi-Fi信号和电池电量的下边缘,延伸到屏幕两侧。边圆弧与直线的交点。设计很巧妙,但美感却无处可寻。屏幕上的猫耳朵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显示面积,甚至连电池百分比标志都无法容纳。需要在控制中心完整显示。

如果你想使用它,你必须学习这些新的交互

手机屏幕底部扩大带来的显示效果要好很多。因此,主页按钮已被删除。这也是史上交互方式最大的改变。要从任何应用程序返回主页,您只需从屏幕底部滑动即可。有很长的返回栏,但在多任务界面中,只需将返回栏向上滑动到屏幕中间并暂停即可。控制中心改为从屏幕右上角向下滑动,即从右侧的“猫耳朵”向下滑动。

▲苹果侧边按键

手机上的电源按钮也被重新命名为“侧边按钮”,并且其长度也变得更长。因为没有home键,所以集成了更多的功能:长按呼出Siri,短按侧边键和音量加-截图,长按侧边键和任意音量键-关机,短按音量加,减小音量,然后长按侧键 - 强制关机,快按侧键两次 - 启用,快按侧键三下 - 辅助功能快捷键,快按侧键五次 - 启用 SOS。

有没有发现,这次侧边按钮集成了太多的功能?恐怕那个时代很多人珍视的home键也会在侧边按键上重现。

该机身背面辨识度极高。

▲苹果背面

手机背面也非常有辨识度,采用竖排双摄像头,闪光灯位于双摄像头的中间,闪光灯右下角有一个不明显的降噪麦克风开孔。也就是说,除了这个双摄模组之外,背面没有其他开孔,一体化再次得到体现。至于为何采用竖排双摄,据我们了解,这并非是针对AR的额外优化,而是因为正面刘海集成了太多传感器,导致双摄无法横向放置。

▲苹果双摄

不过习惯了之后,我也觉得竖排双摄还是挺好看的,因为这种竖条状的圆角设计与整体更加统一。另外,当我们横握手机时,手指也不会轻易遮挡住双摄像头。或许这也可以算是AR的一次改变。

总之,这次的外观可以用“圆润得惊人”来形容。也许这次的外观并没有那么惊艳,但在四代同居的面前,这确实不是同维度的手机。

产品:2人脸识别:手机里藏着保安

◆人脸识别:手机里藏着一个保安

这次最大的改变就是取消了Home键。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互动变化。要知道Home键从第一代就已经存在了,曾经是一个标志性的模块。经过十年的发展,Home键也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现在主页按钮被移除,其他功能都通过屏幕手势和侧面按钮来处理。至于指纹识别模块控制的安全问题,苹果首次大胆透露加入了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就是苹果中文所说的Face ID。官方称其比指纹识别安全得多。

我们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1.如何使用人脸识别解锁?

我们只需拿起手机并点亮屏幕即可开始识别工作。我们只需保持自然的使用姿势,无需刻意左右移动脸部,然后从底部向上滑动手机即可解锁手机。另外,在设置中,你可以选择解锁前是否看屏幕。笔者建议开启该选项,这样别人就无法在睡觉时解锁你的手机。

▲人脸识别解锁

除了使用抬起手势点亮屏幕之外,您还可以单击侧边按钮或点击屏幕。这也是OLED屏幕的一个优点。一旦屏幕亮起,面部识别就开始工作。

2、人脸识别除了解锁还能做什么?

人脸识别除了用于解锁手机外,还可以用于支付。另外,苹果还整合了苹果和苹果,凡是能使用指纹识别的地方,都可以使用面部识别。

3. 人脸识别速度如何?

速度分为输入速度和使用速度。输入只需转动头部两次即可完成输入,比指纹输入快很多。

▲人脸识别入口

使用速度又分为直接解锁主页和点击进入通知信息:

一个。直接主页解锁的速度不如指纹快。主要原因是,使用指纹时,我们触摸手机时可以将手指放在Home键上,甚至当我们将手机拿在面前时,手机已经进入了桌面。面部识别需要将手机放在面前才能开始识别,还需要向上滑动手势才能进入主页。虽然速度不错,但还是比指纹识别慢。

b.点击通知信息是不同的。当你拿起手机时,即可识别人脸,小锁图标打开,并显示通知详细信息。此时,处于解锁状态。您可以直接点击推送消息的APP。使用指纹时,还有一个额外的指纹识别动作才可以点击进入APP。虽然这种方法与点击APP的速度差不多,但面部识别显得更自然。

4. 人脸识别最大可用角度是多少?



人脸识别的最大识别角度与录脸时晃动的幅度有关。人脸晃动越大,记录的人脸深度信息就越多。经过测试,笔者发现最大可识别角度约为45度,最远可识别距离约为手臂长度。

5、晚上可以使用吗?

是的,它使用红外光进行识别,与可见光无关。

▲夜间也可进行人脸识别

6. 化妆后可以使用吗?

是的,仅识别面部深度信息,化妆不会改变面部结构。

7. 面部识别的安全性如何?

苹果官方声称安全率更高。不过,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照片虽然无法欺骗,但却无法区分同卵双胞胎的面孔。换句话说,长得相似的同卵双胞胎可以互相解锁。手机。因此,与虹膜解锁相比,面部识别在安全性方面只能打9分。

▲睁开眼睛解锁

但苹果还加入了注视解锁的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当你凝视它时才会开始解锁。这也大大提高了面部识别的安全性,防止他人在你睡觉时偷偷使用你的面部。用手机扫描您的脸部以解锁。

8. 人脸识别好用吗?

使用一天多后,我发现面部识别虽然不如虹膜解锁安全,也没有指纹识别快捷,但使用起来更加人性化、自然,就像你的身边藏着一个保安一样。电话。这个保安它既不能识别你的指纹,也不能识别你的虹膜,但它会记住你的外表。你不需要像虹膜解锁时那样刻意将眼睛指向手机,也不需要将手指放在识别模块上。只要你拿起手机或者以其他方式点亮手机,手机中的“安全”就能识别出你并显示隐藏的通知信息。

但这个“保安”也有他的局限性。例如,如果你戴上口罩或遮住你正常的脸,他就认不出你了。另外,如果你有长得非常相似的双胞胎,“保安”可能无法区分他们,尤其是13岁以下的双胞胎。这也是苹果不建议13岁以下用户使用的原因。

▍人脸识别原理

这次,苹果的面部识别传感器模块全部集成在刘海中,识别过程主要由红外镜头、反射式传感元件和点阵投影仪这三个模块配合完成。

人脸识别元素

识别过程主要是:点阵投影仪将3万多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投射到脸上,绘制出独特的面部面具。同时泛光传感器元件发出红外光,最终由红外镜头读取点阵图案。 ,捕获它的红外图像,然后将数据发送到 A11  芯片中的安全飞地以确认匹配。

原理看似很简单,就是扫描我们脸部表面的三万个点状图案信息,但通过照片是无法欺骗的。它能做的还不止这些。 A11  处理器还可以不断学习,就像你周围的人一样。它还会记录你每天的小变化,比如你什么时候慢慢长出胡子,比如你开始戴眼镜、帽子等,这些都不影响面部识别。

可以学习面部变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你剃掉长胡子,就会被要求输入一次密码,然后就会再次被识别。正如开头所说,他更像是一个躲在手机里的保安。他能认出你,能和你交流,慢慢适应你的变化。照片骗不了他,但他也可能会认错双胞胎,或者认错双胞胎。我看不到你戴着口罩。

总的来说,苹果彻底取消了手机上的指纹识别,转而押注于面部识别。这一举动确实很大胆,但到目前为止,面部识别的表现还算可以接受。虽然相比成熟的二代指纹识别在速度上没有优势,但使用起来更加自然。说这是一种创新还嫌过分,倒不如说是全面屏时代的一个小小的妥协,但苹果却通过这种妥协实现了软硬件优化的顶级水平。

产品:3 交互:这个iOS11和你的不一样

◆交互:这个iOS11和你的不一样

系统部分采用iOS11.1系统。对于相同的部分,您可以阅读/8Plus的评论。我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们来谈谈差异。

苹果取消了存在了十年的 Home 键。众所周知,苹果的Home键从第一代开始演变,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我们先来看看常用的函数和状态。

▲交互方式的变化

返回主屏幕:从屏幕底部长返回栏向上滑动,返回主屏幕。

▲返回主屏幕

多任务界面:从屏幕底部返回栏向屏幕中间滑动并短暂暂停,即可调出多任务界面。

▲进入多任务界面

退出后台:在多任务界面长按APP卡片,然后点击红叉,或者向上滑动即可退出应用后台。如果在多任务界面直接刷APP卡,就会返回首页。我觉得这样不太方便,而且增加了学习成本。

控制中心:从屏幕右上角向下拉。

通知中心:从屏幕左上角或中间凹口向下拉。

方便的访问:以前只需轻按两次主页按钮,现在只需从后栏上方稍微向下滑动即可。

从上面的交互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界面都可以从底部向上滑动返回首页。这也是取消Home键后的统一措施。此前,在任意界面按主页按钮都会返回主页。现在可以在任何界面上完成。从底部向上滑动界面。因此,也给多任务界面退出后台带来了麻烦。

前面说过,侧键还集成了很多功能:长按——呼出Siri,短按侧键和音量加同时——截图,长按侧键和任意音量键——关机,短按按顺序按。按音量加、音量减,然后长按侧键-强制关机,快按侧键两次-启用,快按侧键三下-辅助快捷键,快按侧键五次--启用求救。

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截图中的刘海是不是少了?事实证明不会。屏幕理论尺寸为5.85英寸的矩形屏幕,但边角变得圆润,顶部被刘海部分覆盖。因此,截图时会正常显示矩形屏幕。

▲截图界面

▲微博和王者荣耀尚未适配。

目前很多应用还没有适配异形全面屏。目前,微博是唯一没有适配的常用软件。当你打开微博APP时,会出现顶部和底部两个黑边,就像刚发布时一样。未适配的应用会有黑边,但不影响正常使用。我相信在一两个月内,最常用的应用程序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产品:4屏:异形全面屏的耳朵略有多余

◆屏幕:异形全面屏的耳朵略有多余

屏幕采用圆角设计,四个圆角位于标准矩形内。按照标准矩形测量,屏幕对角线长度为5.85英寸。屏幕材质采用OLED屏幕,这是苹果的首次尝试。苹果官方宣称,这是第一款能够满足苹果设计标准的OLED屏幕,对比度高达:1,亮度能够达到,并且支持P3色域。

屏幕参数

经我们中关村在线评测中心测试,在强光照射下,亮度达到100%,与苹果官方公布的数据相差不大。这样的表现在OLED屏幕上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

▲屏幕素质实测

由于采用OLED屏幕,熄屏时屏幕与边框融为一体,非常美观。但在打开屏幕的时候,如果是黑底还好,但是白底就会让刘海显得很突出。

如上所述,这个异形全面屏还有很多软件没有适配。全屏观看视频时,会被刘海部分遮挡,有点尴尬。关键是苹果不允许开发者用黑色状态栏遮住丑陋的刘海。不过,经过一天的使用,我发现刘海并不能显示太多的信息,还是隐藏成黑色比较好。

产品:5自拍:前置摄像头也可使用人像光效

◆自拍:也可使用人像光效前置摄像头

与  X 一样,它的正面也有一个 7 兆像素的摄像头。我们都知道,人像光效只能用在  的后置双摄上,但苹果的前置  摄像头系统也可以识别人像的深度信息,所以人像光效也可以用在  上。采取。

我们先来看看两位姑娘的自拍照:



▲左为普通模式,右为人像光效

前置摄像头可以使用面部识别,不仅限于人像拍摄的背景虚化,还可以在工作室中添加灯光效果。我们知道,人像拍摄的核心在于光线的运用。在演播室中,可以使用复杂的灯光系统来创造良好的灯光效果。然而对于手机来说,即使添加触发闪光灯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了追求更好的人像、苹果效应,选择用软件算法来解决硬件问题。

▲如何玩转表情

此外,摄像头系统还可以引入一种新的玩法——中文称为,它使用面部识别传感器来检测用户面部表情的变化,同时使用麦克风记录你的声音,最终生成可爱的3D动画表情符号,我们可以与朋友分享表情符号。

此外,苹果还向第三方软件开放了面部深度信息。正如发布会上提到的,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玩法。

产品:6摄:双光学防抖比8 Plus强

◆拍照:双光学防抖比8Plus更强

苹果采用后置垂直双摄像头,依然是12兆广角+长焦镜头组合。与苹果相比,这两款相机都具有光学防抖功能。主要优点是用长焦镜头拍摄时,画面会更加稳定。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样张来看看相机的表现。

▲实拍样张

从样本照片来看,训练结果与华为类似。虽然仍然更加真实、朴素,但比以前的手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引人注目。我们将通过后期制作和样张对比长焦端,敬请期待。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采用了垂直双摄像头,但并不是因为AR适配,而是因为摄像头系统占用了太多空间,所以双摄像头只能垂直安装。

产品:7AR:充满未来能量

◆AR:这就是未来。

我们在发布会上也看到了AR应用的震撼体验,但目前AR仅限于游戏。例如,许多游戏允许我们在空桌子上创造惊心动魄的战场。

AR技术听起来很简单,但它的技术含量远远超过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典型的AR系统结构由虚拟场景生成单元、透射式头盔显示器、头部跟踪设备和交互设备组成。

图片引自腾讯

手机AR将整个AR系统集成到手机中。摄像头负责采集图像,处理单元对其进行分析和重构,实现坐标系的对齐并进行虚拟场景的融合计算。互动也是通过人和手机进行的。通过交互实现,将处理后的图像显示在手机屏幕上,从而达到增强现实的效果。

苹果在互联网上带来了AR,一种新的增强现实组件ARKit。此举被称为苹果进军AR领域最坚实的一步。 Apple ARKit 是通过单个摄像头实现的。 ARKit 使用一种称为“视觉惯性里程计”(-) 的技术,该技术将 iPad 等 iOS 设备的运动传感器的数据与设备摄像头可见的场景相结合。 ARKit 能够识别场景图像中的特征并将其映射到跟踪用户移动设备时这些特征在相机中的位置变化。这项技术并不是在空间中创建3D模型,而是将物体“固定”在某个点上,并改变其现实中的比例和视角。

请注意,Apple 上的 AR 也依赖于单个摄像头,因此后置垂直双摄像头实际上与 AR 无关。

▲AR游戏开启

比如这款打僵尸的AR游戏,我们可以找到一张桌子,瞬间把桌子变成战场,直接开始战斗。再加上苹果的声音和振动,创造出非常真实的游戏体验。

当然,AR技术在这一代的应用不仅限于此。未来AR的发展显然会实现更大的实用性和娱乐性。这也是苹果将努力的地方。借助iOS庞大的平台,全球的AR开发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AR应用。

苹果曾经通过应用市场打造了良好的iOS生态系统。今天,在它十周年之际,我相信下一种应用形式是AR应用,它将我们与现实联系起来,将技术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产品:8 性能:见识过A11的残酷表现

◆性能:见过A11残酷的跑分

这一次,苹果显然意识到了系列创新的短板,所以没有差异化的系列和处理器。同样是A11 ,拥有2个高性能核心和4个高能效核心。仍然是64位的设计,类似于Based on .,但是该架构一直是苹果独立开发的。它的6个核心可以同时运行,兼顾性能和功耗。

▲苹果核心配置表

注意运行内存为3GB,比2GB内存要大。这已经出现在7系列上。笔者认为,正是双摄像头以及更复杂的摄像头算法的加入,导致了内存的分化。另外,加上面部识别后,可用内存可能会比这个小一点。

老规则,得分:

三大基准测试软件

跑分方面,和系列没有太大区别,依然一样强悍,而且A11的强大还用在了面部识别上。它不仅能牢牢记住你的脸,还能慢慢适应你的外表。它会观察和学习,这就是为什么 A11 后面带有“仿生”一词。大家似乎都在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努力。

◆电池寿命:目前使用及类似

该机的拆解照片已经流传,我们也看到了它的内部机制。这次,采用了前所未有的两块电池串联结构,呈L型排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手机内部空间。电池容量为 ,大于 。这只有在体积比小一圈时才能实现。

续航配置表

我们首先测试了充电性能。我们使用标准的5V/1A充电器进行了30分钟的充电测试。我们每5分钟记录一次充电电量,得到如下充电曲线。

分钟充电曲线

续航方面,我们建立了智能手机5小时重度使用模型,模拟一天内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记录手机剩余电量,反映智能手机的续航情况。经过测试,得到如下曲线。

数小时的严格电池寿命测试

经过5小时的密集续航测试,可以看到电量还剩37%。这一性能相比之前还是有明显提升的。不过,与阵营常见的大容量电池相比,续航时间还是有点捉襟见肘。

同样,这次还支持PD快充和无线充电。 PD快充最快可以在30分钟内达到充电50%的效果,无线充电最快可以达到7.5W的充电功率,但苹果仍然使用5V/如果需要快充或无线充电,则需要额外支付费用1A充电器。对此,苹果相当不厚道。

产品:9 总结:近万的价格该买还是不买?

◆总结:近万的价格你该买还是不该买?

不用说,这次它在外观设计、OLED全面屏、光学防抖双摄以及AR等方面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但价格也涨到了近万。我应该买还是不买?

苹果评测总结

当我们想到它时,我们总会想到传奇人物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看到未来,用重新定义的手机改变世界。但每次想到它,我们都会怀念乔布斯的设计。这不是违背初衷吗? 。在该系列的回顾中,我们说它更像是对史蒂夫·乔布斯时代的致敬,它象征着库克领导的苹果的下一个十年。

全面屏、面部识别、AR和人工智能,这些在网络上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东西,一定会成为未来手机的标配功能,是开启苹果手机未来的重要一步。这个未来看似平淡无奇,但或许只有拉长历史的时间线,我们才能发现经典。

至于买还是不买?多么简单的问题啊。如果你喜欢它并且有钱并且需要更换它,那就买吧!如果这三个前提中任何一个不满足,那就再想一想。至于买哪一款呢?颜色取决于个人喜好。在存储容量方面,笔者建议选择256GB。毕竟,它仅比64GB贵一千多。苹果的定价策略确实很难抱怨。

10个产品参数比较

苹果和苹果X有什么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24 02:17 , Processed in 0.0703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