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海归苏迪的求职困境:换工作为何如此艰难?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291
发表于 2024-11-21 17: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在北京的苏迪有一段时间一直在考虑换工作。 “我工作三年了,工资都没涨过。如果我不想工作了,我可以换个城市。”

苏迪拥有一份珍贵的海外文凭。她每天所做的就是从各种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以支持前端销售。这让她觉得内容“太基础”,尤其是当她发现有些同事对数据不熟悉时。相关背景也在承担同样的工作,让她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犯了错误。

虽然在普通人看来,做大数据分析应该是当下最受欢迎、薪资最高的职位之一,但与猎头接触八个月,只是让苏迪的工作要求从换行业变成了换雇主。 “现在换工作就这么难了吗?”

信心上升,市场平静

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大数据显示,2018年新员工和新离职人数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36.3%和35%。下半年人才市场表现相对平静。 “金九银十”招聘旺季表现平平,新增职位数量平平。与近三年同期相比,差距也在扩大。 2019年的就业市场也延续了去年的情况,跳槽人数较2018年同期有所减少。认为,就业市场活力的减弱来自两个直接因素:市场机会的质量以及专业人士因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更加谨慎。

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对求职者的信心指数产生太大影响。招聘咨询服务公司 Page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76%的受访者对明年的就业市场形势持乐观态度,而去年这一比例为79%。同时,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在三个月内找到新工作,该指数高于2019年的61%。同时,80%的受访者预计自己在2020年的职业发展中会有​​更好的工作。

就业市场平静,员工自信心稳步增强。这意味着什么?

“那些优秀人才仍然认为自己有很多选择,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来吸引和留住人才。”迈克尔·佩奇(中国)董事总经理说道。由此推算,行业内同类型企业在人才保留方面势均力敌。不过,他指出,调查中有一些有趣的看法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79%的中国员工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拥有高度自主权,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做出了贡献。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4%的中国员工认为他们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同时,他们认为最需要提高的软技能是冲突管理。

“这里可能存在认知不对称,员工仍然认为自己对公司很重要,仍然认为自己的技能是核心、关键,但他没有意识到公司对他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信心并没有改变。”比如说,他有信心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但并不代表他真的能找到,在我们看来,这种信心甚至不排除有点盲目。 ”黄宇杰, Page(中国)区域总监。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一下。

跨行业求职、灵活就业

对于那些可以换工作的人来说,工资仍在上涨。

迈克尔·佩奇发布的《2020年中国薪资标准指南》显示,随着各行业对数字化的投入,中国对云架构师、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和分析人才的整体需求持续上升。如果在上海跳槽,科技领域员工的平均薪资涨幅预计将达到20%。

这个领域既包括传统企业的信息技术,也包括互联网企业的信息技术。 “传统企业不断云化、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产品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触达客户,这是一个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互联网企业在过去18个月里发展了很多模式,创新并没有到来。”真正落地了,所以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我们有一个判断,这也是我们的候选人和客户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他们需要找到行业和场景去落地。”黄宇杰解释一下。

多位资深招聘总监向第一财经分享了跨行业招聘出现的原因:公司需要新的愿景,希望对数字渠道有更独立的掌控,以及公司内部组织架构的变化。显然,用人单位会保留一定的试错空间,但对于求职者来说,自己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多久,却很难找到可比的参考。

随着用人单位调整组织架构,科技领域也开始采用更加灵活的合同工。例如,专门从事上市运营的财务总监只需任职18个月左右,科技公司则通过项目制实行灵活用工,避免招聘名额限制。

候选人的期望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信奉“干多少活多少酬”的及时奖励理念,而资深候选人除了关注薪资之外,也会对自己的决策产生影响,大至行业未来的发展直接的领导风格和团队氛围。影响深远。

黄玉杰的建议是,求职者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并灵活适应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当前经济不再依靠粗放经济的增长,而是依靠精细经济的增长,这对人才技能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6:25 , Processed in 0.2216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