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吸纳全球三成以上青年就业,你了解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366
发表于 2024-11-22 02: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趋势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占全球青年就业比重超30%

批发零售(含汽车修理)和住宿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已成为全球吸引年轻人就业最多的领域。在高收入国家,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目前占劳动力的18.2%,但占青年就业人数的34.2%。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两倍,这反映出高收入国家的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从典型国家来看,美国40.2%的年轻人和韩国43.9%的年轻人在这两个生活服务行业就业,而意大利和北欧五国的比例也分别达到33.4%和36.3% 。

从中等收入国家来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领域年轻人就业比例达到29.2%,比这两个行业整体就业比例高出6.8个百分点,高出3.9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它已取代制造业成为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农业是吸纳年轻劳动力的最大领域。

趋势三:制造业回流增加了一些发达经济体青年的就业机会。

制造业仍然是全球雇用年轻人最多的第二大产业。纵观高收入国家,13.3%的年轻人从事制造业工作,略高于制造业整体就业率(13.0%)。自2014年以来,高收入国家从事制造业的年轻人比例稳步下降,8年来仅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近年来,在全球产业链重组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背景下,美国、日本、韩国从事制造业就业的年轻人比例略有上升。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就业比重上升。 。从美国制造业来看,2008年至2022年,化工品、汽车、医药、电气设备制造业年轻人就业比例分别增长2.2、2.0、1.8、1.6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制造业就业比重总体下降,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趋势。然而,在中等收入国家的年轻人中,从事制造业的比例持续上升,从2014年的13.7%上升到14.8%,目前比整体劳动力高出3个百分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是越南。 2022年制造业整体就业率(21.4%)较2014年提高6.9个百分点,近三分之一(32.6%)的年轻人在制造业获得就业,较2014年有所提高。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

趋势四: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年轻人潜力有限

本文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信息通信业以及科学研究开发和专业技术产业。在中等收入国家,只有3.2%的年轻人从事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比例较2014年仅增加了0.24个百分点。

高收入国家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例达到10.2%,比2014年提高1.7个百分点。虽然高收入国家中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年轻人比例不高,仅为7.6% ,较2014年增长1.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略快于总体速度。从典型国家看,法国和德国从事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年轻人比例较高,分别为9.2%和8.8%。尽管美国劳动力在该领域的整体就业率为10.3%,位居高收入国家前列,但年轻人在该领域就业的比例仅为5.7%,明显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对比上述数字,高达40%的美国青年就业于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可见青年就业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趋势五:老龄化让健康产业成为青年就业新引擎

老龄化会让一个国家的养老金体系陷入“长寿魔咒”,但也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影响老年人认知的疾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迅速增加。全球对护理人员、老年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和慢性病药物开发商的需求正在增加。上升。 2022年,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前17位的国家中,有14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12个国家进入深度老龄化。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吸纳高收入国家整体就业的第三大领域(就业占比11.1%),也是第四大青年就业来源(就业占比9.3%)。失能老人的穿衣、洗澡、如厕、行走等日常活动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的服务。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将很难取代人类的情感支持,更高比例的劳动力将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健康领域。

以美国、德国、法国和北欧五国为例,卫生领域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分别达到13.9%、13.6%、14.2%和16.4%,而卫生领域从业人员的比例则达到了16.4%。场分别为10.9%。 %、14.1%、10.2% 和 14.0%。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青年在健康产业就业的比例超过了整体就业的比例。这不仅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在健康领域所取得成就的体现,也与其对职业立法的重视有关。德国通过《老年护理职业法》保护从业人员权益,并通过《老年护理质量保护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吸引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场地。行业。

三、有潜力吸引我国青年大规模就业的六大领域

从今年的情况看,互联网、教育培训、房地产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持续下降。基于国际比较、重点企业走访以及典型行业协会研讨,本文认为以下领域发展潜力充足、人才缺口较大、符合青年就业愿望,有望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一)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不仅增加了现有研发、应用、服务、管理等岗位的需求,还不断创造数据可视化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物联网安装调试工程师等新岗位。职业需要。数字技术领域具有知识密集、更新快、薪资水平高的特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工作报告2023版》分析,全球增长最快的100个新兴就业岗位中,有16个与数字技术相关。近年来,已成为发达经济体吸纳青年就业的重要领域。目前,日本和韩国从事IT行业的年轻人比例为4.3%,比2008年分别增加了0.98和0.7个百分点。

我国从事IT行业的年轻人比例仅为2.4%,比2006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根据华为与安永联合撰写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系统白皮书》,到2025年,我国数字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2135万人,其中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人才尤为短缺。从人才供给端看,高校数字技术相关专业招生增速并未明显提升。不少数字化企业也向笔者反映,由于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场景的紧密联动和快速更新,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岗位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尤其缺乏既掌握数字技术又了解特定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科学和网络安全等新兴技术领域尤其如此。

(二)技术型离岸外包

随着通信技术推动全球分工细化,信息技术服务、制造服务、生物医药研发、金融服务、设计服务等领域离岸外包市场规模近2万亿美元,增速2021年比全球服务贸易增速还要快。提高8.2个百分点。离岸外包业务涉及软件开发、数据管理、建筑设计、媒体编辑、翻译、会计等中高技术含量职业,日益成为全球青年的重要就业领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机器翻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与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电商平台服务等外包新业态快速发展。承包商正在世界各地匹配具有成本效益的知识白领工人。成为全国大学生的首选。 2022年,印度将依靠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雇佣近500万人,其离岸外包市场约为国内市场的5倍。

离岸外包已成为吸纳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领域。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我们预计,截至2023年4月末,从事离岸外包的大学生将达到541万人,2022年将新增招生55万人。但总体来看,我国离岸外包仅占全球份额的7.7%,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以全球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为例,吸纳就业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是印度和菲律宾,全球就业份额分别占40%和20%,远高于我国的3%。而且,我国离岸外包业务增速慢于国内外包业务。离岸外包比重将从2016年的66%下降到2022年的55%。国内在信息技术、制造服务、金融科技等领域形成的优势尚未建立。能够同步外部输出。随着语音识别和机器实时翻译的发展,我国参与离岸外包的语言限制进一步减少,国内企业海外布局的加速将进一步增加离岸外包的业务需求。

(3)中高技能制造业岗位

制造业呈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就业类型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年轻人的需求迅速上升。 2020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青年就业回归制造业。汽车制造、医药制剂、化工等中高端制造业成为发达国家吸纳青年就业的新增长点。

尽管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其就业总量仍达到1.32亿人,成为我国16岁至24岁年轻人提供就业的最大产业。五年来,我国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0.3%,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1.7倍在同一时期。随着国内企业向价值链上下游拓展,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中高技能人才替代低技能劳动力的阶段。能源电力、精密仪器、材料科学等领域对运维工程师、研发工程师需求量大,数控机床操作工、焊工等中等技能人才紧缺。智联招聘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智能制造领域招聘岗位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

(四)基于平台经济的休闲服务业

主要发达国家服务消费约占最终消费的75%,休闲服务业是一些国家解决青年就业的最重要领域。韩国、日本、美国的年轻人中,从事住宿、餐饮、娱乐行业的比例分别达到31.4%、23.6%和23.1%。我国服务消费支出仅占消费的43.2%,青年人从事住宿餐饮娱乐行业的比例仅为11.4%,增长空间相当大。

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家庭规模缩小、消费个性化的背景下,休闲服务业的需求规模将不断增加。同时,平台经济为我国休闲服务业快速扩张提供渠道支撑。生活服务平台扩大了住宿、餐饮、旅游、即时零售等行业的消费范围,为年轻人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岗位,如外卖经营者、酒店营销人员、出行路线规划人员、电商选品人员等。据某外卖平台调查显示,目前仅外卖经营者的人才缺口就达28.7万人。以短视频、公众号为代表的娱乐内容服务平台,为年轻人提供了符合年轻人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便利的内容创作、知识分享和才艺展示的空间。根据我们对两个社交媒体平台的研究,相关创意全职职位的需求量为数千万。从行业发展来看,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参与,能够更好地促进休闲服务业持续规范发展,满足居民高质量休闲服务需求,形成稳定的高质量就业。生长。

(五)大健康产业

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医学类专业占10.1%,每年有超过110万医学生本科及以上毕业。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医学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比整体低3.3个百分点,大量医学毕业生转行。从国际上看,人类对医疗、养老、护理等综合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技术和智能养老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大健康领域就业向大健康领域转变。技能密集型方向,成为青年就业的重要去向。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年轻人在大健康领域的就业比例超过10%,但我国只有4.2%的年轻人从事大健康领域。

根据“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到2025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突破11.5万亿元;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30年健康服务业规模将突破16万亿元。一方面,由于城乡、地区、层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我国基层医务人员短缺。根据《“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此外,我国约有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老护理人员需求达到600万以上,但目前护理人员仅有50万余人。根据课题组对养老机构的访谈,随着护理复杂性的增加以及智能养老设备的应用,迫切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护理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医学毕业生。但由于社会观念、工资等原因,高素质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六)校外素质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产业是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扩大居民消费、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 2022年,美国和德国年轻人中教育从业者比例将分别为6.3%和6.6%,而韩国则高达8.5%左右。我国从事教育行业的年轻人比例一度从2011年的2.3%攀升至2021年的8.3%,但近年来下降明显。从美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国际经验来看,以科学素养、艺术体育、学习实践为主的校外教育是公共教育的有益延伸,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

调研团队了解到,头部教育培训机构正在进行素质教育和教育技术转型,一二线城市家庭对校外素质教育也有强烈需求。但出于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企业对校外优质教育信心薄弱,投入不足。此外,我国每年有数百万人出国留学,高端教育消费大量流出国内。海南可以以中外合作办学试点为契机,利用海外教学机构理、工、农、医等学科优势,每年引导30%的海外留学需求留在国内,吸引约10万名中高收入国家学生来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学习。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生师比例约为8:1,每年可新增5万名大学生就业。

四、释放青年就业潜力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青年就业促进政策

青年就业新增长点大多位于技术或技能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其主要财政支出。目前,处于资产负债表修复期的企业不愿意为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支付6-12个月的培训费用。这是社会招聘恢复后企业减少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为此,本文建议:简化政策工具,将就业补贴资金更多地用在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社保补贴”上,抵消培养年轻人的成本;扩大享受社保补贴政策的企业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中小微企业”,因为中型企业不仅有大量的潜在招聘需求,而且高校学生更愿意就业;利用大数据比对,实现“无需申请即可享受”,企业无需“先缴费后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二)优化大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

近年来,我国新产业、新赛道创造了大量技术岗位需求。但据研究,由于毕业生专业能力不匹配,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实际的新工作岗位。科技型企业“招工难”,年轻人就业难。与近年来中国大学文科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相比,2011年以来美国大学扩招的86.2%流向了STEM(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和医学领域,并且文科生招生比例大幅下降(见图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9:17 , Processed in 0.1631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