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开学季需警惕!沙门氏菌引发成都幼稚园群体不适事件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93
发表于 2024-11-22 17: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到了返校季,在各大幼儿园、中小学普遍加强学期内日常COVID-19预防措施的同时,一种常见病菌却引起了群体不适,这也给我们敲响了新的警钟预防 COVID-19。 -这是沙门氏菌。

据媒体9月6日最新报道,9月2日,成都金苹果龙湾半岛幼儿园部分幼儿和教师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截至9月6日12时,除两名儿童外,其余儿童均在医院普通病房接受治疗。除情况稳定外,其他孩子和老师都在康复中。成都市武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9月1日、9月2日留在幼儿园的所有食品样本进行检测,发现9月1日留下的购买的生日蛋糕样本沙门氏菌呈阳性,4初步确定了儿童身份。该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另外五人疑似感染。

事实上,成都沙门氏菌集体感染事件并非偶然。沙门氏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极为常见。据相关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亿人感染沙门氏菌,其中约三分之三是儿童。大多数感染者会在短时间内自行康复,但约有 155,000 人会死亡。在我国,70%-80%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等尤其易感。

那么,沙门氏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呢?

简而言之,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1885年,一位名叫沙门氏菌的人在猪霍乱流行中发现了这种细菌。这种类型的细菌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沙门氏菌最喜欢生活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它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在血液和淋巴循环的带动下感染全身。它引起的疾病包括肠胃炎、败血症和伤寒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我国,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年来位居细菌性食物中毒之首。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物90%以上是畜禽产品,即肉、蛋、奶制品。其中,鸡蛋和蛋制品是此类细菌最喜欢出没的地方之一。调查显示,我国鸡蛋及其制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9%-43.7%。此次成都金苹果龙湾半岛幼儿园的生日蛋糕中检出沙门氏菌,很可能是使用了感染沙门氏菌的蛋制品造成的。



面对沙门氏菌,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日常预防措施?

由于沙门氏菌对生存条件要求不高,对生存环境适应性强,可在5℃-46℃范围内生存。在野生家禽及相关禽蛋制品中也广泛存在,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因此,沙门氏菌的预防并不是那么简单。

幸运的是,沙门氏菌不耐高温,在 100°C 时会立即死亡。 70℃煮5分钟、65℃煮15-20分钟、60℃煮1小时即可杀死。因此,对付沙门氏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高温灭菌。日常蛋制品、禽制品应高温烹煮消毒。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前、上厕所前以及接触宠物后请仔细洗手。在准备食物或进食之前要特别注意洗手。

企业担当,产业化、市场化促进沙门氏菌防治

从个人角度来看,通过上述预防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沙门氏菌感染。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从目前沙门氏菌的主要传染源来分析,禽、蛋、奶、肉制品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产业化发展。要真正预防沙门氏菌感染,这些行业的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将家禽推向市场。只有确保蛋、奶、肉及肉制品中不检出沙门氏菌,才能标本兼治,从源头杜绝感染。



事实上,在中国,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沙门氏菌的预防。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肉制品、水产品、即食蛋制品等11类即食预包装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限量要求严格。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饮)具消毒》也规定不得检出沙门氏菌。近年来,禽、蛋、奶、肉等行业也加强了相关沙门氏菌卫生防疫工作。例如,蛋制品行业近年来一直在研究“生鸡蛋”标准的制定。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甚至发布了《关于成立生鸡蛋研发与应用工作组的通知》,并将制定“生鸡蛋标准”纳入工作组的计划和目标。

所谓“生食鸡蛋标准”,实际上是源自日本鸡蛋的标准。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优质鸡蛋评级标准。其核心标准之一是“不含沙门氏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鸡蛋产量3309万吨,鸡蛋产量预计2813万吨,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如果能符合“生鸡蛋标准”,生产出不含沙门氏菌的鸡蛋,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儿童能放心吃鸡蛋,无疑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总之,成都幼儿园集体感染沙门氏菌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返校季,定期预防COVID-19固然重要,但沙门氏菌等常见病毒的预防也不能放松。对此,除了加强自身防范外,还需要企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尽快制定鸡蛋行业“生鸡蛋标准”等严格的行业标准。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为所有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消费者基本健康的安全防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3:57 , Processed in 0.0964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