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进展及北京开放大学顺义分校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660
发表于 2024-11-26 17: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办好开放大学”。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教育部门部署,中央和北京、上海等广播电视大学认真开展开放大学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012年6月,经教育部门批准,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上海广播电视大学分别更名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上海广播电视大学。

2014年4月,北京市教育部门下发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北京开放大学区县​​分校建设。以此为契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作为国家示范性基层电大,学校开放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开放教育已成为顺义优质教育品牌。 “我要来广播电视大学读书”、“学习改变命运,广播电视大学祝你成功”已成为顺义求学学子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顺义电大已成为顺义区重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顺义分院已成为顺义区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

面向区域发展实现开放教育

顺义区是北京市重点新城开发和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近年来,顺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北京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学校紧紧抓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发展思路、办学定位、开放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争创一流”的32字方针已在学校形成共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只有认清自己的“定位”和“责任”,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从而成就自身的品质。和特点。定位准确,方能取得胜利;定位模糊会扰乱战斗;错误的定位将导致失败。在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学校进一步完善办学理念,坚持“终身、开放、包容、公平、公益”的办学理念,对原有多元办学进行整合优化——建立“三大学习中心”的办学形式,即开放教育学习中心、开放教育学习中心、校际合作教育学习中心。 “三大学习中心”涵盖理、工、农、医、文、史、哲、教育等60多个专业,各类教育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基本实现了满足全区各类学习者的人人能学、随时能学的学习需求。此外,学校着力提升中高级管理干部领导力,着力打造“智慧企业大讲堂”等优质培训项目,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智慧企业大讲堂”培训秉承“智慧世界,助力企业发展”的宗旨,为顺义区企事业单位提供丰富多样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培训。学校先后为燕京啤酒集团、顺义区供销社、机场开发区、南蔡镇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能力培训,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 “智慧企业大讲堂”培训拉近了教育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的距离,也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为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目前,学校只有7000名学生,提供3-5个优质社会培训项目,平均每年4000名学生。

满足企业需求,探索特色学校

顺义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强劲增长,以及大企业、大项目的大量涌现,导致人才需求总量、规格和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顺义分校积极融入发展,乘势而上,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之路。

早在2006年,学校就成立了“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聘请燕京、现代、顺鑫、总工会等单位领导为委员。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校企融合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创新发展,努力提高电大满足需求、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学校深入研究、创新思维,与北京汇源集团学校、企业合作,通过“四位一体”方式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迈出了电大与企业紧密合作的第一步在办学方面。 “四合一”就是:“入学就是招聘”、教“学”就是教“工作”、“学就是实践”、“毕业就是就业”。于是,“汇源班”应运而生。首批招生共130人,32人进入汇源就业。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学生就业开辟了直接途径。被汇源领导评为“顺义电大”刚刚好”的高度评价。

2008年,学校进一步开拓创新,与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合作推出“信用银行”项目。学员们都是燕京销售业务的骨干。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突出燕京营销人才的能力培养和“量身定制”。

2012年,校企积极探索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新形式,推出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信用认证制度,与北京航天金税、中北华宇合作办学会计、建筑等专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教学、第三方考核评价的形式,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高度结合。两年来,学校依托当地区域优势,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质量,校企合作融合发展之路迈上了新的里程碑。



拓宽成长渠道落实师资强校

建设一支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技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与兼职教学相结合的远程教育教师队伍,是顺义电大开放远程教育发展的基础、竞争的基础、以及改进的源泉。学校认真研究规划,下大力气,出意外之举,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围绕“德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三大核心能力,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在线教学资源评审、教师听评会、学术报告会,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学校紧紧抓住师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形成了教师师德高尚、敬业奉献、团结顺畅、积极性高的良好氛围。通过召开座谈会、报告会、评选师德团体、师德标兵等形式,鼓励和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立师德模范工作室,指导徒弟,逐一推广。一带一,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弘扬新时代电大教师的优良师德,树立榜样,号召学习,带动大家,形成潮流。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一是在校内组织综合素质能力培训。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辅导课堂工作方法培训和教育管理培训,创新开展职业态度培训和社交礼仪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学习支持服务意识和水平。二是校外职业发展培训。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取得各类专业资格证书;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工厂实践活动,研究大型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了解各大企业前沿的专业信息和服务。课堂教学。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顺义广播电视大学以适应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为出发点,以听评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基本功竞赛三大活动为载体,强化面授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科研引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学校科研氛围浓厚,开展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校级领导带头参加,师资队伍整体科研意识和水平显着提高。近三年共承担区市级项目5项,教师在区市级刊物发表论文39篇。学校被北京开放大学评为“优秀科研单位”,被顺义区教育厅评为“四星级教研单位”。此外,学校在社会教育中心组织的创新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三年共申报项目34个,获奖18个,获奖率排名第一。

制定教学活动奖励、教师评价规定等激励政策。学校制定了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业绩三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每学期认真开展班级评比和教师基本功竞赛,开展“优秀导师评选表彰”活动和“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通过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水平。学校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多次获奖,在2014年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创建高效课堂加强内涵建设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立校之本。顺义广播电视大学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管理。围绕入学教育、面授辅导、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监督评价六个主要环节,规范教学流程,狠抓教学质量。学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制定了《顺义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试行)》面授导师”和“顺义广播电视大学外聘教师聘任”。 《管理办法》、《顺义电大开放教育在线教学实施要求和考核管理办法》等10余项教学管理制度、办法、规定和要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为实施提供指导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强有力的保证。

坚持“课堂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加强。一是创新入学教育,教好一流课。从2006年秋季开始,学校邀请当地知名企业领袖出席新生开学典礼,让学生了解大企业的就业需求和标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幕式上,学校对优秀毕业生、吴寒、红牛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顺义分院学生干部、“网络学习之星”等优秀学生。二是精心设计面授班,突出关键环节。学校强调,每学期由老师主持的面授辅导班必须实行四班:“辅导班、重点难点班、作业复习班、期末辅导班”;强调“教案设计、网络资源利用、作业批改”。注重“期末讲授”四个环节。三是开设线上互动课程。为促进线上线下学习,有通过制度、培训、活动、考核、奖励等方式组织实施在线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自主学习。通过每学期的教学检查和监控,对教师的在线教学活动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活动进行考核。评估,收集学生的在线学习状况,并四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打造精品课程,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国家级示范学校的优势,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开展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特色课程和实训项目,用学校自主开发的精品课程替代旧有的统一课程。例如,会计专业按照“理论学习+工作技能+水平考核”模式,试点以ATT课程代替毕业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效。五是规范综合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学校制定了《顺义电大综合实践环节工作手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过程中要求质量。建立顺丰、宅配等物流实习基地,开展专业竞赛,探索专业和课程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实施过程与质量绩效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强化质量保证。学校成立督导办公室,专门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估和指导。从课程通过率、出勤率、资源数量、网络点击率、论坛发帖数、发表论文数、听评课、教学科研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监督检查,监控导师的情况班级管理、班级活动、讨论等方面对学生的进度、学生通过率、毕业率、学位数量、学生获奖情况、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评价,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监督、评价和反馈体系有效规范了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严格控制教学各个环节的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保证了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教学环节。 。学校在实践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教学环节为主线、教学实施为载体、监督检查为手段的“服务管理型”开放式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搭建多元平台,培养优秀学子

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顺义电大从课程建设、实践训练、学生活动等多个角度,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内化和情感态度培养。

成立课程建设项目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 2014年,学校围绕管理、物流、会计、工商等主要专业成立项目建设小组,以主干课程和难点课程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截至目前,学校已成立8个课程项目组,建设学生资助资源46个,组织学习技能指导1726人次。

加强专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内化。仅2014年,学校就为153名会计学生新增专业实践课程,参加与航天金税合作的企业增值税防伪税控进销存系统及企业操作人员培训,148名学生获得企业税控操作人员资格证书; 3月,为83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创业指导培训;组织112名乡村管理专业学生参加最美乡村建设调查,设计最美乡村建设方案。这些实践活动得到了参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搭建学生活动平台,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情感态度培养。学校成立了学生活动中心,把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生活动,更加注重价值观和品格发展。例如,开展“诚信、责任”主题演讲,举办“尊重、爱、奉献”公益活动,组织“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我爱环保”讲座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掌握有效的方法。

学校在北京开放大学和北京市顺义区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北京开放大学建设,不断夯实办学基础,加强内涵建设,勇敢突破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果。仅2014年,学校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94项,其中教师奖56项,学生奖138项。已为顺义区各行各业输送了1500余名合格毕业生。学校正在成为顺义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排头兵。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秉承北京广播大学“开放、灵活、包容、终身”的办学理念,在知识建构、能力发展和价值培养并重的质量观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努力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北京开放大学顺义分校必将在开放大学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建军 李海英)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01.21第8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18:49 , Processed in 0.0649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