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普罗米亚:回归动画表现本源的魅力之作,日本动画界的独特存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158
发表于 2024-9-30 22: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动画风格和题材日趋写实、声优和配音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的日本动画产业中,《普罗米亚》出人意料地采用了漫画风格的画面、舞台剧风格的配音以及泽野弘之的音乐,东山再起。动画表达原始魅力。

2021年5月24日,日本原创动画电影《普罗米亚》迎来上映两周年。尽管该片15亿日元的票房不高,但其独特的风格获得了日本第23届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动画部门审查委员会的推荐。如今,《普罗米娅》将于6月5日登陆国内院线,那么这部作品在日本动画界应该如何定位呢?

近年来,随着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的火爆,除了吉卜力等久负盛名的老牌动画工作室的作品外,原本只能在深夜播出的日本动画也开始依靠电影化来取得不错的成绩。分数。其中,深夜动画《鬼灭之刃》的剧场版《无限列车》,在超越《千与千寻》保持的日本电影纪录后,引领日本电影业取得长足进步。 400亿日元的票房纪录。关公还在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创下了票房纪录。要知道几年前,深夜剧场动画的票房只要超过10亿日元就可以算爆款了。两者一比较,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鬼灭之刃》(蓝色曲线)的火爆,重新定义了日本深夜动画电影的票房。图片:

事实上,日本动画作为媒介本身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动画师绘制角色,将角色叠加在美术设计师绘制的背景上,然后用相机拍摄——当代日本动画的制作逻辑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建立起来。

随后经历了作品爆发的20世纪80年代、制作形式和风格细化演变的90年代、以及制作方式从手绘转向数字化的2000年代。 2010年代以后,日本动画进入了沉淀和沉淀期——涵盖过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展示形式逐渐多元化。此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和题材;采用什么样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就成为动画创作者必备的自我意识。

吉卜力秉承手绘绘画传统,讲述经典的少年冒险叙事;细田守用无影绘画讲述了两个相邻世界的故事;他出身于游戏CG,积极运用3D渲染2D技术;从游戏背景着手拓展CoMix Wave(新海诚)的“背景美学”和世界叙事。

通过高度还原现实生活场景,京都动画创作了反映现实的日常生活系列和圣地之旅……如今,动画公司和创作者们创造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创造了不同含义的“外表”。正是日本动画史上道具的不断演变和绘画风格的多样性,让制作者可以在多种选择中进行选择,形成自己的风格。

《普罗米亚》当然也不例外——这部作品也是导演今石博之、编剧中岛一树以及当代日本动画界制作公司独特选择的产物。这一选择与同时期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表现与其说是“创造”新的风格,不如说是回归动画本来的魅力。

从“现实存在”回归“画韵”

当代日本动画的特点和基调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不过,无论是通过背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还原现实场景,达到贴近现实世界的目的,还是以作品的主题来描绘或批判现实,日本动画整体上仍然在朝着“动画世界似乎”的方向前进。真实的。”存在”发展和演变。 《普罗米亚》则与此不同。这是一部朝着“直观地展现绘画世界的魅力”演变的作品。

▲《普罗米亚》的激情与张力。图片:嗯嗯

今石博之的作品常被赞为“热血”、“极其紧张”,《普罗米亚》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作品的背景让人想起美国动画片的高色彩色调填充,同时省略了动画中常见的轮廓。 《普罗米亚》的制作团队中有不少人曾参与过2010年《嘉德天使》(美国卡通风格的日本动画)的制作。而《普罗米亚》可以说延续了《嘉德天使》的世界观。

▲《嘉德天使》中的美式卡通风格。图片:-

这种风格的好处是,即使画面是3DCG,也不会轻易与手绘背景格格不入。本作就利用了这一点,让动作场景在3DCG空间中纵向和横向移动。同时,每个字符也使用与背景相匹配的颜色来表示。人物衣服上的皱纹用非常简单的方式来描绘,选择了强调质感的高光设计,而不是传统上使用几层不同深度的阴影。光与影之间的边界通常表现为简单的直线。

▲ 高光人物的色彩效果。图片:

即便如此,《普罗米亚》的视觉表现并没有让人感到单调。因为在简单表达的基础上,这部作品还加入了很多能够提升作品氛围的丰富信息:手绘和3DCG技术的融合带来了火、烟、冰等独特的画面形状和色彩,角色和机甲的颜色渐变、传达空间感的环境光源就是这样的例子。

通过这种方式,《普罗米亚》向观众传递了一个由图画组成的迷人世界,可以说是回归了“以图叙事”的漫画式表达方式。此时闪耀的并不是漫画特有的奇思妙想创意,而是轻松的观看心态以及随之而来的让人感觉“就是漫画”的速度感。正是这种速度感,将观众带到了一个从未想象过的遥远世界。

从三角形和矩形的对立到圆形的出现



“燃烧者”(人类的突变体)是能够操纵火焰(一种特殊类型的火焰)的生物。三十年前,燃烧者出现,并与其他普通人类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经历了“世界大火”之后,很多燃烧者都被镇压、囚禁。一些燃烧者成功避免了狂化,控制了自己的能力,过上了正常公民的生活。目前与普通人类对立的只有里奥·福蒂亚领导的“疯狂燃烧者”(Mad)。

▲ 左一至三:Guray 、Gallo Timos、Leo 。图片:the-chara

主角加洛·蒂莫斯所属的机动性极高的救生消防队“火焰消防队”( )是一个通过扑灭燃烧器的火焰来保护普通人的团体。古雷·福西特(Guray )担任故事发生地人类城市的首席执行官,是火焰消防队的创始人。是古雷将年幼的加洛从火中救了出来,并让他决心加入消防队。与此同时,古雷的下属还拥有原力,一个视燃烧者为绝对“邪恶”并试图驱逐所有燃烧者的警察和军事组织。

▲ 消防队消防车上的冷冻枪发射冰块。图片:“普罗米亚”

这个游戏的有趣之处在于,燃烧者和消防队之间的对立被表现为“三角形”和“矩形”之间的图形对立。不仅消防队的机械是长方形的,灭火冷冻枪发射的冰块也是立方体的。作品在表现燃烧器控制的火焰、火焰中诞生的火龙卷和火粉的存在时,有意采用低多边形(Low Poly)的形式进行抽象,将火焰变成三角形的三维物体。

美术造型营造出的鲜明反差与故事情节中的冲突不谋而合,这场表演也极其“卡通”。甚至早在片头动画中,作品就用了从三角形到矩形的动态图形变化来展现两者之间的斗争,同时也预示了圆形将出现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期待。

▲ 火焰的低多边形表示。图片:“普罗米亚”

影片中的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直接对应了作品中各个阵营的意志和力量。例如,三角形代表疯狂燃烧者反抗的意志和火焰的力量,长方形代表消防队,原力保护公民的意志和行政权力。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意志和力量的集合出现在象征“和谐”的圆圈中。如何通过圆来解决矩形和三角形的对立?圆圈代表善还是恶? ——影片的主题就在这里。

影片后半段,古雷为了躲避末日,逃离地球,利用燃烧者的火焰(三角形)和自己作为军官的公权力(长方形),动员科学家建造了一艘圆形飞船。引擎。这自然可以说是三角形和矩形综合的结果,但古雷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统一了三角形和矩形,他不顾燃烧者生命和地球人类命运的态度只会进一步加剧对立两者之间。显然,这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古雷也因此成为了加洛和利奥要击败的最大敌人。

反过来,圆形也可以被视为跨越矩形和三角形的对立,加洛和利奥和解的象征。两人最终登上了从湖下博士那里得到的名为“杀出重围”的机器人,并肩作战,打败了古雷。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循环”和解的胜利。 “Deus ex”是拉丁语,意思是来自于的神,是故事世界之外的一种强大机制,促进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并实现逆转。该机器人外形呈圆形,形象地诠释了圆形的象征意义。

图形变化的意义及胜利的原因

用圆圈代表主角和敌人似乎与故事开头相矛盾,故事开头用三角形代表燃烧器,用矩形代表消防队。然而,在影片的后半段,敌我双方都使用了“圆”字,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图案并不是简单地用视觉效果象征某种力量,而是直接对应这些力量的构成。力量的力量和意志。

▲ 杀出重围和学院的圆润造型。图片:“普罗米亚”

博士隐藏的湖底实验室的弧形外观、圆形电梯等形象很好地揭示了主角和敌人本身所拥有的“圆形”形象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无论古雷窃取博士的技术为逃离地球而制造的引擎,以及让加洛和利奥在机器人上并肩作战的技术,都来自于这里。圆圈所代表的意志,就是加洛和利奥之间的合作精神。

▲ 囚禁燃烧器的圆形发动机。图片:

了解了代表公共权力与保护意志的矩形、代表火力与反抗意志的三角形、代表技术力量与协作意志的圆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再审视作品中的各种力量,我们可以发现通向故事结局的路径。线索:火焰消防员虽然有保护和配合的意愿,但不具备火力和科技的力量,常常因缺乏公权力而受到武力的侵害;尽管疯狂燃烧者拥有火的力量和抵抗的意志,但他们没有公共权力和技术。武力往往缺乏合作意愿;武力虽然拥有公共权力和技术力量,但它不具备火力和协作意志。显然,各方力量都有缺陷,意志不平衡,必然无法拯救世界。

四金古雷是最适合拯救世界的人。他拥有公共权力,为了夺取技术权力而杀死了医生,并利用燃烧者获得了火的力量。但由于他并没有与燃烧者合作的意愿,他亲自断绝了与博士合作的可能性,最终未能获得完整的技术力量。

相比之下,加洛和利奥的合作,导致利奥的火之力和抵抗意志与加洛的保护意志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医生赋予他们的技术力量——因为两人吸收了所有的力量。作品中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所代表的力量和意志,能够实现火焰和灵魂的彻底燃烧,拯救世界。



通过漫画风格的描述实现戏剧性的情感起伏

《普罗米亚》通过看似简单的漫画般的抽象图形,描绘了加洛被曾经信任的人(古雷饰)背叛,发现了曾经被视为威胁的利奥的弱点,并最终颠覆了他的常识。过程。原本被认为是正确的解决方案(灭火)在故事的最后也被证明是错误的(燃烧者的异常体质需要被完全燃烧才能消除)。图形带来的“逆转”在这部不到2小时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欢快十足。

这种价值观的逆转可以说是戏剧故事中常见的经典手法。我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在疫情笼罩下,在女权、种族歧视等问题上引发争议的国际社会,其实正处于一个需要每个人改变观点、认识世界的时代。弱,并更新他们的价值观。

为了更快地将这种现代性融入到这部娱乐作品中,漫画风格的图形和屏幕表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表现更加真实时,动画作品将需要花费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按照这个真实的尺度来展现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

比如,为了让人物的情绪变化更加自然,作品不能像《普罗米亚》那样只关注加洛、利奥和古雷,还需要描绘他们周围的家人和朋友。另外,由于粉红三角徽章曾被纳粹在大屠杀期间用来标记和歧视同性恋者,如果采用更现实的表现方式,作品用粉红三角来指代火焰,“净化”的故事就很容易被讲述出来。提醒人们同性恋。歧视,引发社会问题。

《普罗米亚》现在采用的漫画风格的描述,利用抽象和轻盈带来速度感,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甚至就“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对抗与歧视”这一主题,《普罗米亚》也引入了《杀出重围》的“普世主义”,在观众抱怨缺乏逻辑之前率先进行了自我批评。

▲杀出重围的“”还体现在他的改造能力和武器制造能力上。图片:

漫画风格的“所见即所得”角色得益于其轻量级且易于理解的特性。加载情绪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前一刻你还在哭泣,但下一刻你可以变成微笑。前一幕还互相憎恨,下一幕他们就同舟共济了。这时,观众对“只是一部动画片”的认知也会从“没什么特别的”的鄙视转变为“竟然能有这样的效果”的惊讶。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日本动画作品,正是通过这种抽象表达与真实情感之间的差距,深深地感动了几代人。

舞台风格配音与泽野弘之音乐的完美契合

《普罗米亚》对观众情绪的精致把控,不仅得益于影片中几何图形所代表的抽象风格,还在于为影片配音的演员以及泽野弘之的配乐。

▲为主角配音的演员们。图片:辛拉

为伽罗配音的松山健一、为雷欧配音的早乙女太一、为古雷配音的酒井雅人都不是专业配音演员,而是舞台演员。他们曾参加过剧本中岛一树所属的舞台剧团。通常日本动画使用非专业声优为角色配音时,大多是为了向核心动画迷以外的观众宣传作品,或者是为了达到“声优无法达到的业余感” ”。

然而《普罗米亚》中对上述三位声优的选择却并非如此:正是他们在舞台剧中培养出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中岛一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岛在创作前也会参考。根据三位演员的性格来设计角色。

因此,酒井正人在《半泽直树》、《Legal High》等作品中情感跨度巨大的激情表演被直接运用到了古雷这个角色的形象改造中。可以说,正是这种与宣传效果等外在因素无关、演员演技与作品本质密不可分的情况,进一步加速了作品的代入感和情感传递。

▲ 古雷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片来源:bibi-star

故事的最后,加洛和利奥驾驶的机器人变成了超巨型,满足了火焰生命体“燃烧”的欲望,让它们完全燃烧,最终离开了地核内部,地球也逃走了——这种节奏太快、结局过于异想天开的展开,很容易让人头晕,难以消化。

泽野弘之的音乐帮助《普罗米亚》缓解了这个问题:雄伟的音乐与高速的动作场面达到了同步与共鸣,给作品带来了统一的节奏,也给这种值得思考的音乐发展带来了说服力。相比其他或多或少受到泽野配乐影响的动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普罗米亚》所呈现的速度感更符合泽野的作曲风格。

在动画风格和题材日趋写实、声优和配音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的日本动画产业中,《普罗米亚》出人意料地采用了漫画风格的画面、舞台剧风格的配音以及泽野弘之的音乐,东山再起。动画表达原始魅力。两年后能够在大银幕上见证这种魅力,也是中国动漫迷的福气。

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5 06:50 , Processed in 0.0597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