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电子版第87期:探讨会展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63
发表于 2024-11-28 17: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电子版)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第87号 2007年10月19日 发行内容 【协会新闻】2 【参考信息】2 【交流意见】4 刘海英:为什么中国什么如果失去201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WCC)主办权,4个展馆的“管家”被解雇,会发生什么? 6〖行业情况〗 12TOC\o"1-2"\h\z\u柏林展览公司开始寻求亚洲扩张 12 二三级车展作为“会展经济”的生力军,路在何方13 南宁会展业:“东盟”成金矿? 14 展览“大鳄鱼”来汉谁会与它共舞? 16 如何在中小型展会中脱颖而出 17 展会垃圾变另类商机,体验会展经济魅力 18 铜铝钛展:专业观众难找 18 批发市场变身会展经济《会展》 19 结合经经的经济特点:东莞会展业“错位”发展 20 记:科隆国际美食博览会门票价格的“门槛” 22 会展业国际化怎能只注重展览规模 23 如何规范展览,协会才能生存 23 必须抓住“线上会展”实体展工作? 251.本周一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我协会秘书处全体成员积极收听、收看会议直播。 2、周三下午,珠海市进出口商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孙毅来会见沉丹阳常务副会长,进一步讨论了我会常务副会长沉丹阳编写的报告和副总统马勇供国内和国际使用。展览管理培训认证考试教材事宜。

3.周三上午,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任鞠正秋来到秘书处会见了陈泽彦秘书长。双方商定明年3月在青岛举办第三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暨协会第三届年会的可能性。 。 4、我会秘书处编写的《会展经济研究参考》(内部刊物)第八期题为《我国民营会展企业的思考与思考》,介绍了我会举办的《民营会展企业》今年8月协会在海南三亚举行。 “会展企业CEO峰会”主要内容及会上发布的《推荐》。 5、本周四​​,长沙市会展办副主任张斌来到我会秘书处会见陈泽言秘书长。长沙市政府拟于11月8日在北京举办“长沙会展产业发展说明会”,邀请我协会作为协办单位。为此,我会秘书处将配合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如果我们的会员愿意参加,请联系秘书处。返回目录 1. 科隆展览公司旗下子公司科隆展览公司最近受托组织和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该公司负责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德国馆的建设工作。 2005年爱知世博会德国馆项目使公司当年的营业额增加了1300万欧元。未来三年,公司将与德国联邦经济部紧密合作,完成从展前宣传推广、概念设计到展厅建设的全部筹备工作。

进博会的六个月期间,该公司负责整个德国馆的公关推广、现场组织和合作洽谈的管理和协调。 (本信息由中国展览经济研究会、德中展览经济协会会员杨斌提供) 2、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新标志揭幕暨第102场新闻发布会在广州10月14日电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表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新标志的启用只是广交会加强自身品牌推广的开始。提升广交会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展会,打造百年广交会是我们的目标。 。 3、2007年9月4日,在英国布莱顿举行的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59届年会上,申办2011年西安世园会(A2+B1类)取得圆满成功。协会主席法公薄宣布西安将成为“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城市。 4、10月11日消息:为进一步推动沪港两地会展业合作共赢,上海市外经委、市会展行业协会赴香港举办相关推介会和圆桌会议。上海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与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会长代表各自协会签署了《沪港会展业合作协议》,为双方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上海与香港之间的会展业。五、日前,深圳市副市长陈迎春会见来深圳出席第九届高交会的德国纽伦堡市副市长罗兰·弗莱克。他表示,高交会正在努力“走出去”,深圳将与纽伦堡共同探讨在德国举办高交会的海外展会。

6、10月13日,第十四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在北京展览馆闭幕。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是全球智能交通领域最权威、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每年定期举办,由欧洲、美洲或亚太地区三大地区轮流主办。这是第一次在我国举办。七、今年东博会秘书处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球50万采购商发出邀请函,力争吸引1万家采购企业到东博会采购。目前,博览会秘书处已通过与中国贸促会及各行业协会合作,向国内外重点采购商发出邀请函。 8、为期五天的第59届法兰克福书展10日在法兰克福开幕。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7400多家展商参加了本届展会。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最大的书展。本次展览上,新书《希特勒的邮包》的首次亮相备受关注。它首次向公众公布了20世纪初德国民众写给希特勒的多封信。希特勒的邮件包裹在莫斯科被发现。信件内容包罗万象,写于1925年至1945年间。 九、已连续举办51年、已举办102届的广交会明年将迎来新的发展里程碑——第三届广交会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将于明年3月竣工。届时,会展中心面积将达55.8万平方米。室内展厅总面积升级为“全球最大展厅”,广州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展之都”。



10、近五年来,中国赴德参观人数大幅增长。据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统计,2002年至2006年,中国赴德观展人数增长了105%,目前已达3.5万人次。除中国外,其他国家赴德游客数量也在大幅增加。 2006年,印度赴德国游客数量比四年前增长了30%,俄罗斯增长了45%,波兰增长了28%。去年共有213万外国人参观德国展会,其中140万(66%)来自欧盟国家。 11、2007年秋季全国美食酒类商品交易会产品于10月14日落下帷幕。总成交额145.82亿元,其中糖及糖制品41.85亿元,酒类90.7亿元,罐头12.5亿元,食品机械7700万元。返回目录 中国为何失去201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WCC)主办权 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刘海鹰 世界计算机大会(WCC)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际IT界唯一的综合性盛会。科技大会被誉为国际信息技术界的“奥林匹克大会”。其赞助者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目前拥有团体会员100余人,是国际信息技术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团体。中国电子学会于1980年成为其会员单位之一。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重要议程之一就是确定下一届世界计算机大会的主办国(城市)。

今年8月,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理事会会议上,五个国家提交了主办201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的申请。它们是:中国北京、澳大利亚悉尼、南非开普敦和印度新德里。 ,马德里,西班牙。在前四个国家提交申办报告后,西班牙马德里放弃申办报告并自愿退出。开普敦和新德里在第一轮投票中被淘汰;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参加第二轮比赛。结果,43名投票代表中,23人支持悉尼,20人支持北京。中国北京最终以3票之差失去了201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的主办权。举办世界计算机大会(WCC)为主办国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同时,成功的市场运作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成员国之间的资格竞争相当激烈。那么,中国北京为何以三票之差落败?为什么澳大利亚悉尼获胜?从分析来看,至少有以下六个原因值得借鉴: 1、政府支持。悉尼政府对此次申办高度重视,并出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不仅市政府官员率九人代表团出席会议,悉尼市长还签署了请愿书,表明了悉尼政府的明确态度。中方仅有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和国家会议中心销售总监出席会议。 2、经费支持 由于世界计算机大会是IFIP的学术活动,其申请费、组委会的官方活动以及整个会议的财政支出均由主办国承担。

此外,主办国还须向组委会缴纳一定的费用。为此,悉尼在申办报告中承诺向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提供10万美元的赞助费,以解决会议组委会的资金缺口。但北京没有这方面的预算。三、沟通联络 悉尼要提前做好与各会议代表的感性沟通和联络,争取他们对申办的支持。投票前一天晚上,悉尼代表团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唯一的豪华酒店(喜来登酒店)以悉尼市的名义举办了鸡尾酒会,招待所有投票代表。接待、礼品、私家车等费用最高可达3万美元。其他申办城市的代表均未获准参加本次招待会,其他申办城市也未进行类似的沟通联络活动。 4.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的比例。中国参与很多国际组织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很少有人参与,甚至更少持有职位。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理事会的11个团体中,只有一个是中国人;虽然澳大利亚人担任其中五个团体的领导人,但他们为悉尼争端做了大量的内部工作,这让我们遥不可及。 5、国际会议的周期 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WCC)于2000年在中国北京举行。尽管组委会对当时会议的组织非常满意,认为这是其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会议,尽管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秘书长对中国非常友好,并希望201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能够在北京举行,但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2006年世界计算机大会(WCC)刚刚在地处亚欧大陆之间的土耳其举行。世界计算机大会(WCC)已经有20年没有来过澳大利亚了,所以这次悉尼成为首选也是顺理成章的。 6、整体宣传有利于澳大利亚悉尼在比赛中着力打造城市整体品牌,扩大影响力。为此,制作了一套精美的综合宣传视频和宣传册,不仅宣传服务和接待设施,还重点宣传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文环境、旅游特色等,大大增加了宣传效益;而北京申办代表团只带来了国家会议中心的宣传资料。相比之下,悉尼的申办组织策划工作确实更胜一筹。 201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WCC)申办工作已经结束。由此可见,我们在申办国际会议的经验、政府的支持、对国际会议周期性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这也促使我们认识到,参与国际会议主办权的竞争需要政府、民间社会、国际组织等的共同努力,否则就无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这是不争的事实。返回目录 展厅“管家”下岗了怎么办?信息来源:《中外展览》杂志,2007年10月(​“\t”​)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展馆平均利用率仅为20%左右,而新建展馆则超过90%大厅一片茫然。 。展厅闲置率高的原因一般归咎于管理运营不善。因此,宁波、重庆、沉阳、桂林、莱芜、天津、郑州、南昌、杭州等都开始采取“托管”模式。

所谓“托管”,就是将展馆的具体运营管理委托给专业管理机构或经验丰富的大型展馆。这种模式是发达国家展览业较为普遍的管理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托管”的成功案例。大部分展馆经过短暂的合作后,“管家”开始下岗。那么,看似可行的管理模式为何在国内屡屡搁浅?当前展厅“托管”模式存在哪些问题?为此,《中外会展》杂志特邀相关专业人士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展览公司副总经理姜汉进德国BMC商业传媒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黎明王力石郑州港会展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力石 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 宋英义 武汉国际 刘航 会展中心发展部副经理 专家:陈若伟梁文选择郑州港会展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力士的合作恰到好处。展览场馆数量过多,运营管理所需的配套软件缺乏,导致国内大部分场馆的业务发展受到阻碍。和管理绩效也不尽如人意。配套软件的缺乏是多方面的,如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会议展览从业人员;展馆设计存在问题,不符合当地会议展览发展的需要,或者超出需要等。一些展览场馆选择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来“主办”。这是基于长远发展考虑的正确选择。

但任何选择都存在风险,尤其是在目前国内场馆供过于求、场馆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当,最终可能会导致合作失败。经验丰富的管理公司会找出场馆的短板,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保证场馆的良好运营,并相应拓展展览业务。因此,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重要。当然,“托管”模式并不是万能的。有些场馆先天不足,当地展览资源有限,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都无能为力。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是建设符合当地会展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场馆,然后进行适当的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2:53 , Processed in 0.0648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